蔡澜不运动不养生吗
蔡澜先生的“死前必吃”清单都有哪些美食?
美食专家蔡澜先生的“死前必吃”清单都有哪些美食?蔡澜说,人一生做的事,没有比吃的次数更多。一个正常的人,除非你对食物一点兴趣也没有,爱吃的人算一算大约有50年懂得欣赏。早上2个菜,中午5个菜,晚上10个菜,这17道菜乘365天再乘50年,是个天文数字。
于是,他列出了一个清单,里面有十几种美味,既有拼死也要吃的河豚,也有常见的麻婆豆腐,既有昂贵的鱼子酱,也有一碗简单的猪油捞饭,这个清单便是“死前必吃”清单。下面捡几个美食聊聊。这么多种食物之中,要谈的何止一千种?我根本不能想象天下有多少的美食,活几辈子也绝对吃不完,只能在我的记忆中找出几个,怕杂乱无章,先以鱼、贝、菜、肉、果、豆、藻、谷、芋、香、卵、茸、实、面、腌、酪、泡为顺次。
鱼的种类无数,但是一生人非试不可的是河豚。当今有人研究出养殖没有毒的河豚,怕死可以由此入手。吃呀吃呀,你就会追求剧毒的。那种甜美,是不能以文字形容,非自己尝试不可,曾经有个出名的日本歌舞剧名演员吃河豚毒死,但死时是带着微笑的。
蔡澜先生说,芋头吃法,莫过于潮州人的“反沙芋”,入口松化甜美。听所要把芋泥更要磨得细,用一个削了皮的南瓜盛 ,再去炖熟。当今还剩下几位老师傅会做这道菜,不吃的话就快绝种了。反沙是潮州菜的一种烹制工艺,用白糖融化后放入炸熟的食物,裹上均匀的白霜。这种糖霜好看,同时也让食物增加不同的风味。
五谷之种,白米日日食用,但猪油不能每天吃,怕胖、怕血脂高、怕心血管疾病,于是便产生了中庸的方式,猪油拌饭,少量的猪油,融进淡泊的大米中,借用热腾腾的米饭化开,油脂不那么油腻,而米饭则添上另一种风韵。
可能很难再吃到小时候的酱油饭了,记忆中的酱油饭是选用东北最好的珍珠米,米一定是当年的新米,蒸好后的米香自然就留口水。传统的黄豆酱油,酱香浓郁;再来做好的一勺猪油,拌匀,那香味至今难忘。
谈到养生,蔡先生答道:我从来不养生,而是先把心养好,而养好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吃很多你喜欢吃的东西,保持精神抖擞!所以本质并没有什么死前必吃的清单美食,都是在平常 的食材中搭配不同的烹饪手法,来做出让人欢欣鼓舞的美食。
蔡澜为什么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黄沾,倪匡都知道,但是蔡澜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会写书和美食评论
蔡澜(1941年8月18日-),广东潮州人,新加坡出生,留学日本,在香港发展事业,电影制片人、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商人。少年时代受父亲的影响,阅读了不少现代作家的作品。早年在新加坡《南洋商报》写影评。十六、七岁时离开新加坡到外国,后到日本留日学习电影制作。
蔡澜
蔡澜的父亲蔡文玄早年从潮州潮安县照门蔡村移居至南洋,是一位诗人,后来在邵氏片场的一个分行做干事,母亲洪芳娉则是小学校长。蔡澜在家中排行第三。
蔡澜先后在东京、纽约、巴黎、汉城、台北、巴塞罗那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曾向冯康候先生学习书法、篆刻。
1963年蔡澜到香港后,长期任职邵氏、嘉禾等东南亚最大制片厂的电影监制。监制之电影有: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霹雳火、一个好人、重案组等成龙主演的巨片。
1989年黄沾、蔡澜、倪匡曾合作主持的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创造了香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
蔡澜写作多年,已出版之书籍超过 60本,广东旅游出版社首批出版的《蔡澜游记散文精品集》有《蔡澜的缘》、《附庸风雅》、《忙里偷闲》、《蔡澜游日本》、《一点相思》、《狂又何妨》、《海隅散记》、《二乐也》、《放浪形骸》、《乐得未能食素》、《给成年人的信》、《给年轻人的信》12种。
1992年蔡澜开始进军商界。创办监制之产品有暴暴茶、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产品,蔡澜酱料有咸鱼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等等。其它引荐入口的产品有澳洲有汽红酒、路士露健康食品等等。
1997年~1999年蔡澜主持之电视节目有《蔡澜人生真好玩》及《蔡澜叹世界》。
2008年蔡澜主持TVB电视节目《蔡澜叹名菜》。
2009年,年近7旬的才子蔡澜重出江湖,牵手深圳卫视,打造美食王牌节目《蔡澜食尚》
电影监制
有美食家称誉的蔡澜,与黄同庚。蔡澜年少时便撰写影评,十八岁留学日本,得邵逸夫赏识,作了邵氏驻日的分区经理,负责购买日本卖座片送往东南亚发行,并主管香港外景工作和监制一些低成本影片。张彻赴日拍摄《金燕子》,即由蔡澜接待。一九六三年,蔡澜返回香港,任邵氏公司的制片经理,往返于台湾和东亚各地。邵氏期间,他不仅参与了多部电影的制作,还曾编剧了《香港奇案》(1976)和《油鬼子》(1976)等片。一九八二年,他转入嘉禾电影公司,出任副总裁一职,监制电影多部。蔡澜先后在东京、纽约、巴黎、汉城、台北、巴塞罗拿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常年游荡国外的经验和信息,为嘉禾跨埠电影制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成龙在海外拍的戏,多由蔡澜监制。如在西班牙取景的《快餐车》(1984)、西班牙和南斯拉夫取景的《龙兄虎弟》(1986)、日本取景的《霹雳火》(1995)、澳大利亚取景的《一个好人》(1997)等,都是其名下作品。蔡澜兴趣广泛,口味多变,他还曾自组“大路”电影公司,拍摄了《孔雀王子》(1989)、《力王》(1991)等电影。
那些自以为吃苦的人你以为你很特别吗?
是的。能吃苦的人非常特别。她他们和一般不能吃苦的人相比才能显示出特别。
蔡澜的兴趣爱好
阅读:读书、读报、看小说。。。
运动:篮球、足球。。。
饮食:中餐、西餐。。。
旅游:国内旅游、国外旅游、长途旅游、短途旅游。。。
音乐:流行的、古典的、摇滚的、轻音乐的。。。
饮茶:绿茶、红茶、乌龙茶、沱茶。。。
影视:电影、连续剧、短剧、戏剧。。。
书籍:文学、哲学、经济、。。。
业余爱好:赋诗、书法、音乐、作画。。。
服饰:运动、正式、休闲。。。
蔡澜一生不下六十个女友,美食美女不可或缺,风流倜傥还是风流成性?
一提到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大才子我们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便是唐伯虎。很少有人会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当下的人,许是因为现代社会的一些价值标准不再去称赞风流成性的人了。
今天为大家所介绍的这位似乎与时代有着疏离,可又频繁活跃在我们大众的视野内,时不时还会引发起不小的话题浪潮。他就是与金庸、黄沾、倪匡齐名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老先生。
无限辉煌的年轻岁月
蔡澜能有如今的成就是离不开他家庭因素的影响,他父亲就是名不折不扣的艺术大家。蔡澜父亲名为蔡文玄,是位诗人及书法家,副业还会搞一搞电影的宣发。
他的母亲也旗鼓相当,是位小学校长。蔡澜可谓出身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他之后做电影和出书想必或多或少都有他父母影响的缘故。蔡澜除了令人艳羡的家庭,他个人也是极具才华的。14岁便在杂志上发表影评小有名气,从此就能靠稿费生活。
说蔡澜是天才一点不为过。香港赫赫有名的电影公司——邵氏电影公司对于喜欢香港电影的朋友肯定不陌生,而蔡澜16便担任了该公司的驻日经理。
天才除了天赋之外还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蔡澜便是如此,他尚还年轻还有许多想学想做的事。就这样蔡澜又去到日本学习电影艺术。
有天赋还用功,那结婚肯定不会差。求学结束回到香港,蔡澜担任监制出名的电影几乎各个都颇有名气。
再之后蔡澜由于种种原因远离了电影行当,又去做起了其它电视节目。他与黄沾、倪匡共同主持的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因为尺度大胆,不拘小节等特点一出便火爆香港。
张国荣还在此节目上大谈自己的私生活。甚至英国BBC还派团队来拍专题片,他们称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奔放的节目。
能使一贯以开放激进著称的西方人都惊叹的节目,可想而知有多么劲爆有趣。
可惜这档节目也没有持续很久。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当年的香港文艺娱乐产业在整个亚洲都是最前沿的,那个时代韩国和日本的时尚潮流都是在模仿香港。
就像我们如今我们追韩流那般。可随着张国荣、王祖贤和刘德华他们这些天王的黯淡,香港的文艺市场也渐渐消弭。
蔡澜也在经历了种种人情世故后丢掉了他热情积极的心气儿,竟转而去到了厨房,钻研起了美食的门道。
对待感情的态度再引热议
这几年知识分子许知远做的一档名为《十三邀》的节目,一度引发不小的争论。这档节目的采访对象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尤其是对文艺行业的人事采访得最多。
蔡澜作为香港四大才子有太多值得深挖的内容了,许知远便赶赴香港去采访蔡澜,而这时的蔡澜已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或许文人墨客都喜欢谈谈风月,许知远和蔡澜也没有绕过这个话题。当许知远问到蔡澜交往过几个女朋友时,蔡澜说一年一个不过分吧。
许知远开玩笑地打趣道:那总共有61个了。蔡澜笑地回答:有了。其实在蔡澜所处的年代有很多交往对象并没什么大不了的,即便在今日去享受两性关系也没什么错。
爱情毕竟也是人生中非常需要的东西。蔡澜引起争议的是他对情感关系的认识看似前卫又近乎保守。
蔡澜老先生从来都没有脱离时代,他在微博上回答问题赚取回答费用的事情也火了好一段时间。
因为提问的多是年轻人,他们对事业的迷茫和对感情的困惑都是看似很难解答的问题,而蔡澜却通常只用短短几个字就犀利答复完毕。
但是他在不断输出观点的同时也暴露了他的一些守旧观念。他认为一夫多妻制是合理了,乃至认为男性出轨也是可以理解接受的。
这等观点很难被如今的年轻人接受,我们还是认为一夫一妻制更为合理与进步。也许多交异性朋友丰富感情无错,但在婚姻里还是要尽力保持洁身自好的。
在众多年轻人对蔡澜的情感观念不认同的情况下,如今对蔡澜的评价就变得褒贬不一了。
有些人认为他风流倜傥,而有些人认为他风流成性。其实,在互联网时代公众人物受到争议评价再正常不过,蔡澜并非特例。
当年的才子如今却支持享乐
蔡澜先生情感经历丰富多彩倒是一以贯之的,他算自己交往过的女朋友数量也是从14岁就开始算起,不少于60个女友,金庸都自叹不如。
可是当年的他除了风流外也还是怀揣梦想,积极向上希望可以做到有所成就不令家人失望。
他也有过少年的侠气不愿落入俗世,认为名利是庸俗不堪的。这也是许知远采访他的目的,同为知识分子许知远很是好奇为什么当初的意气少年会变成如今的享乐度日的“老头”。
但是蔡澜明显不愿意给出准确答复。以蔡澜的观点认为,追求深刻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抵抗欲望最好的方法就是投降。所以蔡澜便开始沉迷于研究美食,和如何挣更多的钱来消费。
他直言想要吃最好的食材,穿最舒适的衣服,去全世界游玩。可是许知远是不甘心的,对于大师的自我懈怠,许知远带着惋惜的心情想要探知一二。奈何蔡澜不愿再深刻,与许知远的交谈只停留在吃喝玩乐。
我们与许知远的心情差不太多。天赋异禀的人自甘堕落开始走上玩世不恭的道路,大多数人都会惋惜。
更何况这个时代就是一个浮华不够深刻的时代,而著名的香港四大才子基本过世的过世,隐匿的隐匿,唯有蔡澜还活跃在媒体上,年轻人肯定是想要老先生指点一二。
或许是时代决定人的走向,蔡澜作为有才华与地位的长者也放弃挣扎,投降于世俗,不能为迷茫的年轻人在引路了。
其实生活在任何环境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需要我们去抵抗,而想要有所成就去向诱惑投降绝对不是办法。
但是人生该怎样过肯定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更倾向于轻松的过生活向蔡澜老先生似的也无妨。
蔡澜不运动不养生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蔡澜 人生不过吃吃喝喝、蔡澜不运动不养生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上一篇: 关于肥东绿色养生运动怎么样的信息
- 下一篇: 53岁运动养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