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普及养生网!

普及养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

运动中的养生十三法

2022-08-14 11:07:32运动养生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运动中的养生十三法,以及常用的运动养生的方法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体育的养生法有哪些 主要有武功(武术气功)、棋类、拔河、摔跤、骑术、射术等运动。传统体育养生就是通过传统体育的锻炼来达到养生的功效。运动养...

运动中的养生十三法

体育的养生法有哪些

主要有武功(武术气

功)、棋类、拔河、摔跤、骑术、射术等运动。

传统体育养生就是通过传统体育的锻炼来达到养生的功效。

运动养生方法有哪些

运动养生方法:

1、护发: 头发是人体健康与否的标志,头发是否乌黑、润泽、柔韧、茂密,与血、肾、脑有密切关系。因此,除生活上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情绪上保持开朗豁达、从容乐观;饮食上注意营养以外,还应经常梳梳发,按摩几下头皮。隋朝的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千过梳头,头不白”。明代《摄生要录》也讲:“发多栉,去风明目,不死之道也”。栉就是梳头发,多梳发能清头明目,疏通血脉。具体方法是,每日早中晚,以十指代替梳子,自额骨两眉内梢处抓起,经发际、前顶、头顶到后脑发际处,由前往后反覆数十次至百余次,若能坚持数年之久,能使白发变黑,稀发变密。

2、叩齿: 自古以来,中医就非常注意保护牙齿。“齿者肾之标,少长别乎此,盛衰见乎此也”。说明牙齿与人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强弱关系密切。固齿首先要护齿。唐代《千金要方》讲:“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口齿不败口香”。主张饭后要漱口。元代《饮膳正要》说:“清旦用盐刷牙,无齿疾”。则比漱口又进了一步。但这些均是口腔卫生护齿法,比护齿更要紧的还在于保健叩齿固齿。晋代的葛洪讲:“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隋代巢元方也说:“鸡鸣时,常叩齿,三十六下。长行之,齿不蠹虫,令人齿牢”。其方法是,清晨或睡前,口唇轻闭,然后上下齿有节律地互相轻轻叩齿。至于叩的次数多少为善,当因人而立,大可不必拘泥古人之说。常叩齿可使牙齿坚固,促进消化,预防牙病。

3、健脑: 中医认为:“脑为神之本”,“脑为元神之府”。“神”,中医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因此健脑养生目的在于保持“神明”(思维)的健康。但是,脑与肾的关系密切,脑的思维活动敏捷与否,依赖于肾精的充养。中医有“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之说,就说明能善养肾精者,才能健脑全神,推迟人脑的衰老。显然,这里又强调了节欲保精的重要性。其次,用脑要适宜。汉代的司马迁曾说:“精神不用则废,多用则疲”。若善于用脑,则可提高智能,使思路敏捷,至老也神清智聪;过于用脑,情志刺激过度,则精神思维紊乱,促人早衰。再有,食补与药补也是中医所强调的健脑措施之一。一般多用鱼肉禽蛋以养血补髓;用核桃、黑芝麻、桂圆肉、大枣等以益智宁神;用肾气丸等补肾固精。后人曾据古今中医文献,编制一套简便易行的脑保健操,分吐纳、梳发、揉太阳穴、拿肩、摩面(脸)等教节,因限于篇幅而不细述。

4、摩腿洗足: 步履稳重、行走从容不迫与否,是衡量老人健康与衰老的表现。欲话说:“人老腿先老”。因此,古人比较注重腿脚的活动和护养。腿脚活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早晚饭后散散步,能起到活血通络,活动关节,助脾消化,强健腿足的作用。其次是腿脚按摩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1“干洗腿”。即以两手抱紧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脚踝,然后回摩到大腿根。此法可增强步行能力,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及腿部肌肉萎缩。

2扭膝。两脚并拢,屈膝微下蹲,双手掌置膝盖上,膝部作前左后右圆圈运动20~30次,可防治膝关节疼痛,恢复下肢疲劳。

3扳足。坐床上两腿伸直,低头并身体前倾,以两手扳足趾30次,能练腰腿,强脚力。

4搓脚心。指搓脚心涌泉穴,有滋肾益阴,镇静安神的作用。先将两手掌搓热,然后搓两脚心各100次,以脚心感到温热为佳。另外,每晚入睡前用35℃水泡沫脚20分钟。

孙思邈流传下来的养生十三法中的发常梳是什么意思?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并且,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而其中孙思邈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并且我国民间对药王的信仰甚为普遍。药王被道教奉为主要神明,药王有多位,其中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扁鹊,汉代的华佗,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等。而孙思邈提倡讲求个人卫生,重视运动保健,提出了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

养生十三法,又名聪明法,这是药王孙思邈提出的。而其中据说孙思邈幼时体弱多病,因而学医。是因为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

而其中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而后孙思邈发明了养生十三法后经常用此法锻炼,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而其中养生十三法中的发常梳,是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孙思邈传下来的养生十三法,你都知道哪些东西?

引言: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孙思邈他是古时候的医生,他流传下来养生十三法,所以你们都知道吗?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孙思邈的养生13法

我们都知道他留下来的养生十三法,特别的好用,可以帮助人们变得更加健康,首先就是促进肠胃的蠕动,这个时候可以帮助大家揉自己的腹部,就可以让自己的肠子充分的消化蠕动。所以通过这样的一些方法,我们找到肚子中间的正中线,4寸左右,用手指按摩就可以,这种按摩方法可以治疗一些胃痛或者是食道逆流的感觉,很多人可能会有打嗝的现象,这个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一些胸闷或者是胃部不舒服也有非常好的一些疗效,所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变得比较健康。有一个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头发要经常梳,这个时候我们会知道用梳子梳头发可以帮助头皮做一些运动,因为头皮上有很多穴位,这个时候可以让你的一些穴位充分的展示效果,让自己的大脑更灵活。

二、帮助你更健康

也要多运动,这个时候眼睛要多眨一眨,我们知道眼睛运动可以改变视疲劳,所以这也是一种方法,也属于是三法里面的一法。我们也要经常将自己的腰摆一摆,膝盖也要长扭一扭,因为做更多的运动可以帮助自己各个关节变得比较好,所以这样的方法也是比较健康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脚心经常按揉,因为脚心也有很多穴位,这个时候多按揉就可以促进一些穴位的流通,让身体的血液充分流动,而且变得比较舒畅。也可以多按摩自己的腹部,经常锻炼身体,晃晃头洗脸,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一种养生方式。

孙思邈流传下来有养生十三法,你都知道哪些?

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预防和消除便秘;腹部的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按摩这个穴位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胸闷等可以起到缓解作用,治疗效果好。

按摩腹部能增加腹肌、肠平滑肌血流量,加大胃肠内壁肌肉张力,刺激直肠神经,增强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粪便的排出。总的来说就是少吃多餐,多喝水,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补充蛋白类的食物。不要节食,饿下去的体重,稍微一吃,就会反弹,而且会比原来更重。

开棺救活产妇:传说孙思邈一次出诊偶遇出殡队伍,发现棺材渗出鲜血,乃请求开棺并救活棺内难产的妇人与腹中的婴儿。吃冬瓜助肾排毒:冬瓜富含汁液,人体食用后会刺激肾增加尿液,从而排出体内的毒素。食用时可将冬瓜煲汤或清炒,味道尽量淡一些。养生之道有很多的方法与途径,而关键是要持之以恒才是根本,没有正确的方法,没有科学依据盲目跟风只会适得其反。

小腹是阴中之阴,是寒气最爱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关键。手心的劳宫穴是火穴,有温养的效果,经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发热,不但可以有效地驱寒暖腹,还能养元补气、滋阴培阳。小儿摩腹法。简称揉肚保健法。此法简单易行,却效果宏大。不但可以迅速增强孩子的体质,而且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疾病。包括感冒、发热、咳嗽、肺类、、腹胀、惊风等,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听说有药王的养生十三法对老年人很好,都是怎么操作的呢?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

(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

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

(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

(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

(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

(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复。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

(即提肛)

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

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常散步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脚常搓

(1)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

(2)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运动中的养生十三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常用的运动养生的方法有、运动中的养生十三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