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普及养生网!

普及养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

秋季体育团运动养生

2022-08-18 11:09:00运动养生
今天给各位分享秋季体育团运动养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休闲体育与养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秋天锻炼什么对身体好? 秋风肃杀,天气渐凉,这时要加强防寒锻炼,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诸多疾...

秋季体育团运动养生

秋天锻炼什么对身体好?

秋风肃杀,天气渐凉,这时要加强防寒锻炼,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诸多疾病的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呼吸道疾病。此外,冬天往往易诱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风湿病等,秋天接受秋冻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1、爬山登高

登高爬山作为一种体育锻炼,能使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

登山时,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养生提醒:

①对年老体弱者,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走半小时就地休息十分钟,避免过度疲劳。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带根手杖,这样既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在爬山时要注意力集中,并注意脚下石头是否活动,以免踏空。在陡坡行走时,最好采取“之”字形路线攀登,这样可缓解坡度。

②先了解登山游线路,计划好休息和进餐地点,最好有熟人带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乱闯。对山上地理、气候,应事先了解。争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气预报,带好早晚御寒衣物和药物,防止感冒。登山以穿旅游鞋为宜。

③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领,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进餐时应在背风处,先休息一会儿再进餐。登山时放松情绪,动作宜慢不宜快。在每次休息时,都要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

④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要量力而行,以防产生不测。

2、户外慢跑

慢跑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现象,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延年益寿。

如果人们经常处在污浊的空气中,就会感到精神疲惫、四肢无力,工作效率下降。秋高气爽正是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锻炼的大好时机。如果每天有1-2个小时呼吸室外新鲜空气,40分钟左右慢跑,精力会日益充沛起来。

养生提醒:

①不要低头,要抬头,双眼注视前方,这样不会对颈椎造成伤害。跑步时,双手自然放松,拳头不要握得太紧,也可以伸开双手,掌心向内。双脚落地要轻快,下脚过重会增加骨骼负担。脚落地的时候,膝关节应该略微弯曲。小步跑可以降低肌肉在每跑一步中的用力强度,减少消耗。一般情况下,以四步一呼吸为宜,并尽量始终保持这一节奏。在呼吸方式上,以鼻呼、口鼻混合吸较好。

②跑步时和跑步后,要注意保暖,不要因为出汗多而减去大量衣物导致感冒等。适时补充水分。先休息5-10分钟后,再饮用淡盐水或温开水,但要避免喝凉水或冰冻饮料。

③长跑刚开始时,由于氧气供应落后于肌肉的活动需要,因此会出现腿沉、胸闷、气喘等现象,特别是经常不锻炼的人感觉会更强,但这是正常的。如果感觉比较难受,应停下来,步行几百米,采取跑走结合的方式。

④跑完千万不要马上停下休息。跑步后,人体全身上下都得到活动,应使身体各部位慢慢放松下来,建议跑完后漫步几百米,全身彻底放松后,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动。

3、冷水浴锻炼

所谓冷水浴,就是用5-20℃之间的冷水洗澡,秋季的自然水温正是在这一范围内。冷水浴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常见的冷水浴类型:

①头面浴,即以冷水洗头洗脸。

②脚浴,双足浸于水中,水温可从20℃左右开始,逐渐降到5℃左右。

③擦浴,即用毛巾浸冷水擦身,用力不可太猛,时间不宜太长,适可而止。

④淋浴,先从35℃左右温水开始,渐渐降到用自来水洗浴。

养生提醒:

①冷水浴锻炼需循序渐进: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以至于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应循序渐进,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时间的由短到长。

②冷水浴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有些人的皮肤对冷水敏感,遇到冷水就会产生过敏症状,如起疹子、生紫斑等,这类特异体质的人就不能进行冷水浴。

③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风湿病、空洞性肺结核、坐骨神经痛以及高热病人都不可进行冷水淋浴。

秋季的健身运动应如何安排?

秋季6节气天高云淡,气候清爽,是进行健身运动的大好时节。在这个时节里除日常饮食起居调摄外,要顺应节气进行一些耐寒锻炼的健身运动,以增强机体适应气候多变与气温逐渐降低的能力。

1.秋季6节气非常适合健身运动在秋季6节气置身于秋阳之下进行健身运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既祛病延年,义陶冶了情操。在这一年中进行健身运动的大好时节里,请抓住这个难得的健心身、益寿年的金色之秋吧。秋季时节天气凉爽、气候宜人,为户外进行健身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个时节里进行,特别是耐寒锻炼,可以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侯的能力。适量的健身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可使肺气充足,增强肺的“吐故纳新”能力,提高肺活量、兴奋交感神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少呼吸道阻力,使呼吸肌活动增强,增加肺通气量和摄氧量,从而增强呼吸系统防病抗病的能力,减少秋季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这不仅对秋季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也为即将来临的冬季保健打下基础。

经常进行健身运动的益处之一,是改善人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轻度乃至中度的情绪沮丧。研究证实,心情压抑者,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大脑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而且能放松肌体,消除紧张、焦虑的心情,增强自信心。

秋季6节气进行健身运动,有助于消除或减轻“秋思”的忧郁证候,使人精力充沛地进入冬季。

2.顺应秋季6节气的健身项目秋季6节气气候宜人,虽然是健身运动的大好时节,但却也不可恣意妄为,仍须选择与秋季6节气顺应的健身运动项目,才能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的目的。

(1)晨醒健身床操秋天的清晨,天气较凉。人初醒,机体仍处于惺松、疲软的状态。这时宜选做轻负荷的床上健身运动,有助于活血通络、清志提神,提高呼吸功能,锻炼肌肉、关节。

具体方法是:

闭目静卧20~30秒。

仰卧,伸臂举腿,左右翻滚身体1~2分钟。然后身体俯卧,双前臂、肘撑在床上,臀部慢慢高起,屈起双腿、膝,呈“猫耸”状,再伸直,配合呼吸(屈吸、伸呼),重复8~10次。有锻炼腰背肌伸展力和柔韧性,提高脊椎和肩、髋关节灵活性的作用。

再俯撑在床上.胸、腹部向上拱起,脚趾踮着床面,用力蹬起,状似“拱桥”,深吸气。再伸直,呼气,重复8~10次。以锻炼骨间肌腱和拇收肌肌力,提高呼吸系统机能。双前臂、肩乃至上身抬起,足、小腿乃至下肢向后抬起,腹部紧贴床上.呈“飞燕”状,深吸气。再放松,呼气,重复8~10次。以锻炼腹直肌、背肌、脊柱和呼吸功能。

然后,体右侧卧,左上、下肢前伸、外展、后伸,重复8~10次,再左侧卧,右侧肢体重复左侧肢体的动作。可配合甩手、踢腿等动作。以活动肩、髋关节及肢体的活动力。平卧,双足掌贴紧床面,摩擦收起双腿、屈膝,再伸膝,抬腿的同时,抬起头部.双眼平视双足,吸气,放松,呼气,重复8~1o次。以锻炼背阔肌、脊柱、颈肌和腹肌。

最后,向左右慢慢转动颈部,重复8~10次。以活动颈部肌肉、关节。然后用双手对掌搓热,搓面.静心,气沉下腹。

(2)倒行健身倒行健身术是秋季强身健体、防病祛疾.延年益寿的最佳健身方式之一。因倒行是一种反序运动,能刺激前行时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平衡能力。又因倒行是人体的一种不自然活动方式,迫使人们在锻炼时精神集中,以训练神经的自律性。对防治秋季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胃病以及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等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高龄多病和初学者可用双手分按腰部两侧,拇指向后,四指在前(或相反),身体平衡,向后倒走。对于较熟练的人,向后倒走,配合摆臂甩手,保持整体的协调、平衡。而对于训练有素者,还可以曲肘握拳,进行快速倒行或倒跑,或倒行、倒跑交替进行。

(3)太极拳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体育保健疗法之一。其动作轻松柔和、圆活自然、连贯协调,配合呼吸、运气,“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具有健身和医疗的双重价值。练习太极拳要求神意内守,气沉丹田,以静御动,形神兼备,内外合一,阴阳相贯。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云:“上气海在膻中,下气海在丹田,而肺、肾两脏所以为阴阳生息之根本。”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练习太极拳还要求呼吸细、匀、长缓的腹式呼吸,通过肺、肾的协同作用,能增强或改善肺功能、补。肾益元气,进而使气血周流全身,营养脏腑、组织、皮毛、肌肉。因而秋季练习太极拳,能达到“秋养收气”、“秋养阴”、“养肺气”等养生目的,也是秋季常见病防治、康复的一种有效手段。

(4)呵字功“呵字功”是六字诀中秋季的养生功法,呵字功是有效的养肺功法,主治胸膈烦满,痰涎上涌,外感发热,风寒咳嗽诸症。在全身松弛中进行吐纳,使自己能顺应阳气的收敛,符合秋季“养收”的要求。

呵字功:发音(xi),音“西”,读(西衣)

①姿势面朝西,着地而坐,两脚伸直,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上身微向前倾,两手置双腿两侧,张开手掌,按地面上,头正颈直,全身放松,两眼微开,平视前方。

②练功坐定放松,呼吸调顺后,缩身屈背,两肘后缩下沉,上身尽量俯下,同时吸气,俯至头离地面10厘米时,头微转向右侧,呼气吐浊,呼气时发出“呵”字音。呼气后上身缓缓上抬,两手随之上提,肘关节后屈,手心朝内,呈捧球状,抬至胸前后,两手心先向内,后向下,继而向上翻,随着上身挺起,两手尽力上举,自然分开,头随之向右上扬起,整个过程配以吸气。

待头举定,呼气吐浊,同时发“呵”字音,然后,两手回收,至胸前部,手心先向下,后向内翻,上身慢慢俯下,两手掌按地面,下俯时配合吸气。俯至头离地面10厘米时,头微转向左侧,呼气吐浊,同时发“呵”字音。呼气后,上身复缓缓抬起,两手上提,在胸前依前法翻动,向两边举起,头随之向左上扬起,配合吸气,待头举定,呼气吐浊,同时发“呵”字音。如此反复3遍,共发“呵”字音6次。然后两手改为握拳,捶击背部,自上而下,共36次。

③调息应坚持鼻纳口吐,平定情绪,息心静虑,两目微闭,两唇轻合,舌抵上腭;上下齿相互轻轻叩击36次,多则益佳。叩击过程中,口中津生,猛力咽下,以意念送至腹部丹田。发“呵”音调息的目的,在于补益体内正气,促进肺清肃收敛。

(5)五禽戏五禽戏由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创立,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来锻炼身体的一种体育锻炼方法。它通过模仿虎的凶猛扑动、鹿的伸展头颈、熊的沉稳走爬、猿的机灵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一系列动作,达到增强心肺功能、强壮腰肾、滑利关节、提高身体素质、延年益寿的目的。因本套动作形象生动,简便易学,适合于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人选择锻炼。《庄子·刻意》中说:“……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锻炼时要求轻松自然、精神集中、气沉丹田、动作形象生动。对于患有高血压、青光眼、脑动脉硬化者不宜练“猿戏”中的倒悬式。急性疾病及严重器质性疾病忌练本法。

①虎戏第一,预备式:人体立正,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周身放松,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前方。口微闭,舌尖轻抵上腭,行3~5次腹式深呼吸。

第二,两腿慢慢弯屈,成半蹲姿势,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稍离地抬起,靠在右脚内踝部位,左脚尖点地。同时两手握拳,缓慢提至腰部两侧,拳心向上,两眼平视左前方。

第三,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也随之跟进半步,两脚跟相距约33厘米,重心在右腿,成左虚步。同时两拳拳心向后,沿胸前缓缓向上提,提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高与胸平,眼直左手。

第四,左脚向前垫半步,右脚随之跟至左脚内踝处,余同第二但方向相反。

第五与第三同但方向相反。

第六与第四同但方向相反。

第七与第三同。如此左右虎扑,反复进行,次数不限。

②鹿戏第一,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两腿平视前方。

第二,右腿屈膝,上体后坐,左侧的腿前伸、膝稍弯、脚踏虚步、手前伸、臂微屈、手掌心向右,右手置于左肘内侧,右手掌心向左,两掌心前后遥遥相对。

第三,两臂在身前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左手绕环比右手大些,同时腰胯、尾闾部也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逐步过渡到以腰胯、尾闾部的旋转带动两臂的旋转。如上所述运转若干次。

第四、五同第二、三但左右相反。两臂在身前旋转及腰胯、尾闾部的旋转均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运转若干次。

如此左右互换,次数不限。

③熊戏第一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做3~5次腹式深吸呼。

第二右腿屈膝,身体微向左转,同时右肩向前下晃动,右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稍向后舒展,右臂微屈上提。

第三左腿屈膝,身体稍向右转,同时左侧的肩向前下晃动、臂亦随之下沉,右肩则稍向后外舒展,右臂微屈上提。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限。

④猿戏第一,预备式:同虎戏预备式。

第二,两腿缓慢向下弯屈,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同时左手沿胸前提至与口相平处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指撮拢成钩手,手腕随之自然下垂。

第三,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左脚随之跟进至右脚内踝处,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右手沿胸前提至与口相平处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指撮拢成钩手,手腕自然下垂;同时左手回收至左肋下,手指微屈,掌心向后下方。

第四,左脚向后稍退踏实,身体后坐,右腿随之退至左脚内踝处,脚尖虚步点地,同时左手沿胸前提至与口相平之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指撮拢成钩手,手腕自然下垂;同时右手回收至右肋下,手指微屈,掌心向手下方。

第五,同第二但左右方向相反。

第六,同第三但左右方向相反。第七同第四但左右方向相反。如此左右交替,次数不限。

⑤鸟戏第一,预备式:两脚相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两眼平视前方。

第二,左脚向前迈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右脚尖点地;同时两臂缓慢从身前抬起,掌心向上,至与肩平时两臂向左右侧方举起,随之作深吸气。

第三,右脚前进与左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时下蹲,两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同时深吸气。然后缓缓起立,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

第四同第二但左右相反。

第五同第三但左右相反。如此左右交替,次数不限。

(6)易筋经易筋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运动健身方法。它通过仿效古代劳动人民舂米、载运、进仓、收囤和珍惜谷物等多种姿势演化而成十二式运动动作,具有刚柔相济、动静结合、意力统一(即以意念指挥肌肉的紧张用力)的特点。能起到灵活四肢关节、流畅周身血脉、调节和加强全身的营养吸收、改善内脏功能、增强肌肉力量等作用。秋季锻炼不仅有助于慢性疾病的恢复,对秋季养生保健也有益处。

锻炼时要求身体端正,全身松紧自然,意念宁静集中,气沉守丹田,呼吸自然,意力统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动作协调,并配合腹式呼吸。对于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应选择锻炼,严重者不宜。

第一式:捣杵舂粮第一,预备势:两腿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手自然下垂,腰背正直,两眼向前平视,舌抵上腭,唇齿微合,呼吸自然,意守丹田。

第二,两臂缓缓抬起至前平举位,立掌,掌心向前,手臂伸直。

第三,两肘内屈,两臂缓缓收至胸前一拳处,掌心相对(相距7~10厘米),指尖向上,屈腕合掌,两手如拱形;然后呼吸8~20次,每吸气时,用掌根暗劲内挤,指向外翘,每呼气时,前臂放松,两手如拱形。

第二式:扁担挑粮两手经胸前徐徐外展至侧平举姿势,立掌,掌心向外。呼吸8~20次。每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以足趾抓地,每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脚跟微微提起离地。注意意念集中在掌心和足趾。

第三式:扬风净粮两手从左右方缓缓上举,臂肘挺直,两手托天,舌抵上颚,牙关紧咬,全身伸展,两脚跟稍提起离地。以此姿势呼吸8~20次,吸气时用鼻或口鼻徐徐吸入,两掌用暗劲竭力上托。呼气时,气由口或口鼻缓缓呼出,两掌向前下翻,手臂肌肉慢慢放松。再吸气时,掌再用暗劲向上托,如此反复进行。注意呼吸细长,意念集中在两手。

以上三式锻炼时应连贯进行,各式只做l遍。

第四式:换肩扛粮第一,两臂从左右方缓缓下落至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两腿开立,与肩同宽。第二,右手缓缓上举伸直,掌心向下,五指并拢,指尖向内,头往右斜,两眼凝视右手心。左臂同时缓缓放下,屈肘于背后以手背贴于腰部。以此姿势呼吸5~10次;每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身体放松。

第三,两手交换,即左手高举,右手后屈,动作要领同第二,再呼吸5~10次。注意两眼望上举的手时,意念集中在另一手。手背放在腰部,吸气时以手背轻压腰部,呼气时放松,呼吸均匀细缓。第二、第三动作可重复练习3~5遍。

第五式:推袋垛粮第一,右脚向左脚并拢,脚尖向前,两手缓缓收回,两臂屈肘于胸旁。立掌,掌心向前。

第二,两脚并立,两掌缓缓向前推出,两臂前平伸,掌心向前,全身挺直,凝视前方。以此姿势呼吸9~20次。每吸气时,两掌用力前推,指向后扳,呼气时,臂掌放松。注意推掌向前时,用力由轻渐重。此式动作可反复做3~5遍。

第六式:牵牛拉粮第一,右脚向前跨一步,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右臂屈肘,右手握拳前举,高出肩,左手握拳,斜垂于身后。以此姿势呼吸4~10次,每吸气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贴返右肩,左拳斜垂背后,呼气时,两拳放松,右拳恢复前举。

第二,身体向后转,成左弓步,左手握拳前举,右拳斜垂背后,再呼吸5~10次,动作要领同第一。注意意念集中的手部,两臂用力,呼吸时小腹自然放松。可反复练习3~5遍。

第七式:背牵运粮第一,右脚向前跨进一大步,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左手由腋下向后屈,手背紧贴胸椎,指尖尽量向上;右手由右肩后伸,如拉牵绳一样去拉左手手指;足趾扒地,身体前倾。以此姿势呼吸5~10次,每当吸气时两手紧拉,呼气时放松。

第二,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动作要领同第一,再呼吸5~10次。共做3~5遍。

第八式:盘箩卸粮第一,左脚向左迈一大步,两脚开立,比肩宽,同时两手收回,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上。

第二,屈臂下压成马步,上体挺直,两肘屈曲,两前臂向前外方水平伸出,掌心向上,如捧重物。以此姿势稍停片刻,两手翻掌向下,虎口向前,如搬放重物,然后两腿慢慢伸直,左脚再收回并拢。做时配合呼吸,捧物时尽量吸气,放物时呼气。注意动作缓慢,沉稳有力,整个过程舌应抵住上颚,微闭口,睁大眼。可做3~5遍。

第九式:围芙囤粮第一,左脚收回成立正姿势,左手收回握拳于腰间,右手向左前方伸出,五指捏成钩手,上体左转;然后身体前弯,同时右手在腰带动下向右划平圆,似做围粮荧的动作,连做5~10次。手划近胸部时上体伸直,同时吸气,划到前方时上体前弯,同时呼气。

第二,右手收回握拳于腰问,左手向右前方伸出,五指捏成钩手,上体右转,然后身体前弯,同时左手在腰带动下向右划平圆,连做5~10次。动作要领同第二。注意左右手收回伸出同时进行,协调一致。

第十式:扑地护粮第一,两手收回,自然下垂,成立正姿势。

第二,右脚前跨一大步,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上体前倾,两手五指按地,成俯撑姿势,头稍抬起,眼看前下方,呼吸9~20次。每吸气时,两臂伸直,上体高抬;呼气时,两肘弯屈,胸部下落,一吸一呼,两臂一伸一屈,上体一起一伏。如此左右两侧交替进行,似在寻捉侵蚀粮食的害虫。注意腰部放松,脊柱应保持凹平,最好能以五指指尖点地。如指力不够,也可改用掌心贴地。对于体力较弱者,按地动作也可改为按膝。

本式动作不作重复。

第十一式:屈体拣粮第一,立正,两臂自然下垂。

第二,左脚向左跨出一步,两腿分立同肩宽,两手用力抱头后部,手指贴枕后,以两肘用力张开,手指敲小脑后部片刻,然后配合呼吸做屈体动作。吸气时,身体挺起,呼气时,俯身弯腰,头垂至膝间作躬身状,两膝维持挺直,如此反复进行9~20次。

第三,缓缓伸腰站起,两手自然下垂。注意弯腰垂头的幅度应因人而异,不可勉强。对患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者不宜。

本式动作,初练者做1~2遍,逐步增加到3~5遍。

第十二式:弓身收粮第一,两腿开立,保持挺直,上体前屈,两臂伸直,用力向上推去,手心向上,手背触地面,昂头注目,意为捧起落在地上的粮食。下弯时脚跟提起,起立时脚跟又着地。如此屈体起伏20多次。

第二,伸腰起立,两手同时上提,两臂左右侧展,屈伸7次,掌心斜向上。

第三,两手缓缓收回,两臂自然下垂,全套练习结束。

(7)冷水浴所谓冷水浴就是用5~20度之间的冷水洗澡,是健身的运动方法。

①洗冷水浴的益处洗冷水浴对人体有什么益处?首先,它可加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因为肌肤遇到冷水时,寒冷的刺激使大脑立刻调动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加强活动,对冷的侵袭进行抵抗,全身组织和系统也因此得到锻炼。所以,洗浴后一般会觉精神焕发,头脑特别清醒。

其次,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当受到冷水刺激后,皮肤血管很快收缩,将大量血液驱人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内脏血管也随之扩张,稍停一会皮肤血管再扩张,大量血液又从内脏血管流向体表,这样一张一缩,反复循环,提高了血管的承受能力,使血管弹性增强,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有人把冷水浴称为“血管体操”。

第三,冷水浴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使人食欲旺盛,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冷水浴健身,贵在持之以恒。只有一年四季都坚持冷水浴,才能收到最佳健身效果。初练冷水浴的开始时间以秋季为最好,这不仅因为秋高气爽,自然水质清纯,更因为冷水浴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可逐渐适应,以至于到了数九寒天,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的循序渐进还应包括洗浴部位的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渐低,以及洗浴时间的由短渐长。

②洗冷水浴的步骤进行冷水浴运动要循序渐进,应按以下阶段步骤进行。

第一洗浴。这是冷水锻炼的初期阶段。与水接触的体位由敏感度较高的脸部和脚部开始。水则由微温逐渐降低,由25~35℃降至15~25℃,再降至自来水水温。冷水洗前,先揉搓脸、耳、颈及脚部至踝部,再用冷水洗脸并摩擦面部至红,后抹去水分。冷水洗脚宜将脚浸泡于冷水l~2分钟,同时用两手或双脚互搓擦,再用毛巾擦红。脚部冷浴后可再用热水泡脚至红、热,此时上床不怕冷被窝(不用电热毯),这种冷热的交替是在做脚部“血管操”(冷中血管收缩,热中血管舒张),利于防治脚病,又因脚部有全身代表性穴位,故又可健身强体。

第二擦浴。冷水洗浴后,多次用湿毛巾从上肢开始,轻轻顺沿肩、背、胸、腹和腿部擦洗。为保持冷度,毛巾要不断地在冷水中浸泡。擦洗肢体要顺着向心方向操作,这样有助手静脉血回流于心脏。擦的力宜循序渐进,湿擦时间不超过2分钟,随后用柔软毛巾用力擦干至皮肤发红,可促进体温恢复,也有“血管操”效应。

第三冷水淋浴。习惯冷水擦浴后,可开始冷水淋浴,浴前需做暖身活动,不要带着寒意接受冷水淋浴。浴初,可用喷水器给全身喷少量水,先四肢,再躯干,水温可自调,以可容忍的冷度为宜,以后再逐渐降低至自来水水温,喷水量也宜逐渐增多。冲洗时,同时用毛巾强力擦身,促进皮下血管迅速扩张而生热(也有“血管操”效应),动作要敏捷,同样用干毛巾把皮肤擦红。

第四浸泡。这是冷水锻炼的高级阶段。水温应随气温和个体差异而定,初期可用温水,以后逐渐递减水温。全身浸入冷水时,两手作周身擦摩以促进皮下血管扩张和静脉回流,加速血液循环。浸浴时间不宜过长,身体出现寒颤之前就结束。这种浸浴的典型方式可按照当初流行的马寅初的“血管操”。他当时作为北大校长,在家中预备了两个大桶,一桶盛凉水,一桶盛热水,他先入凉水中浸浴,然后立即入热水,并再次人凉水。血管于凉水中收缩,热水中舒张,再于凉水中收缩,这种缩——舒——缩犹如血管在做操。目前热水器已很普及,不用盆桶,可通过调节淋浴水温作冷热水淋浴,与上述冷水淋浴的不同处是:因为它是代替浸浴,故要多淋一会。水温与淋的时间可参照浸浴。

(8)冷空气浴美国一医生说:治疗神经衰弱等病的积极办法,是让他多“喝”高营养的空气。什么是“高营养的空气”?一是含氧量高的,尤其是含负离子高的空气,即清新空气;另一是指有一定冷度的空气。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空气便是秋季早晨的(日出后)空气了。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日:“悲哉,秋之为气也。”他只知道秋气之可贵,但并未说明何以可贵,大有“何处秋风至”之叹。其实,秋季既然到来,应是“秋风处处”了,问题还在于你有没有发现和利用它。那么怎么发现和利用它呢?你睡懒觉吗?那么,明天,你就比平时早起床l小时吧,此时晨曦初露,朝阳刚照,你就到阳台,最好到附近的空旷处。你会发觉这是一个清新凉爽之晨——这正是秋晨的特色,碧蓝的天空,晴空万里,也许会有一层层薄雾,从远处散漫卷来,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清新凉爽之感。在这里,你可找到秋之踪迹,拂面的微风,沁人心脾,此时给你吸到的便是高营养的空气了,吸入的“冷”也是一种耐寒锻炼。

冷空气运动还可以有意识地安排每天一定时间少穿衣服,或穿着较少衣服,甚至短衣短裤到户外锻炼,这也是一种“冷空气浴”。开始时,户外时间可少些,然后逐渐增加。试验证明:在12~14℃环境中,每天2小时,每周6天。1个月后,耐寒力便有明显提高。冷冻锻炼,不论男女老幼,健康与否都是必需的基本功。过分保暖将导致耐寒力丧失,但要因人因时制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体弱者少练,大风大雾天不练(雨、雪天应坚持练),实在不能外出便在晒台或窗旁练。要“自找苦吃”。晨跑、暮跑、散步、打拳等若在冷处进行,也是一种耐寒锻炼,还可结合空气浴做深呼吸运动。寒冷使血管收缩,运动发热又使其舒张,这样可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并延年益寿。运动至身体出微汗即可,此时不要脱衣摘帽,以免寒风中感冒。可在运动前穿着略薄一些,这样可避免运动时出大汗。

(9)秋登秋之颜显现于山林、风霜高洁,山巅间披红排绿,景色十分宜人。在这大好秋色时光,结伴登山畅游,既可尽舒胸怀,又增体质与雅兴,尽情地饱览名峰秀水,秋山红叶,领略大自然的绮丽景色,无疑其乐无穷。

“秋登”是秋天最正宗的健身运动了。

早在古代,秋季登山的习俗就十分盛行。诗仙李白常常在秋季“攀崖历万重”,留下许多歌颂山景的诗句。诗圣杜甫于重阳节独自登高望远眺尽好景,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雄伟的《登高》诗篇。当他登临泰山之巅,尽展胸意,咏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谓千古绝唱。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萸少一人。”

可见秋登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最初的秋登运动可能与上古时“射礼”有关。人们为了安排好冬季生活,秋收之后还要上山狩猎或采些野生食物或药材。后来逐渐形成了九月九日上山聚会的民俗。

秋登的确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秋登可增强体质,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在秋登的过程中,人体的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肺通气量、肺活量明显增加,内脏器官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的功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登高还有助于防病治病。患有神经衰弱、慢性胃炎、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盆腔炎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秋登运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山林地带空气清新,大气中的飘尘与污染物比平地少,而且负离子含量高,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显然是有利于健康的。秋登运动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当

秋天适合做哪些运动锻炼

秋天最适合做的运动:

1.爬山:

自古以来,秋天就有爬山登高的习俗,现代都市里的人就更应该重视秋季里的爬山运动了。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爬到山顶,空气清新,微风习习,一览无余,这种意境,就是秋季爬山的最佳享受。更不用说,泛黄的树叶,遍山的秋花,漫漫的枯草,真可谓风景独好。

2、长跑:

秋天因为不冷不热,气温真是刚刚好,不管是有长跑习惯还是没有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走出家门,趁着大好季节,早上或者下午,来一个长跑运动,那绝对是最好的运动方式了。一边跑着,还可以一边欣赏路边的秋景,这个时候要是附近有山,跑上去,也不失为最好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3、骑车或者散步:

虽然骑车散步不算是只有在秋天才有的运动项目,但是因为秋季的特殊天气与适宜的温度,骑车或者散步,总也是其乐无穷的。

秋天运动的好处:

在身体上:

1、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2. 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

3、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4、可以减少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

5、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心理上:?

1、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2、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3、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 ;

4、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5、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秋冬季节想要养生保健,做什么样的运动最好?

在秋冬的时候,如果想要保持运动的话,那么首先要注意根据天气的变化进行增减衣物,也就是说要注意防寒保暖。因为我们都知道秋天是一个多变的季节,我们时常管这个季节叫做秋老虎,这是因为这个季节早上和傍晚的时候特别寒冷,而中午的时候却特别热,正因为这种复杂多变的特性,特别容易导致我们生病。所以在我们日常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也要根据这个特性而为我们自己增减衣物,比如说我们早上锻炼就要多穿一些,而接近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可以少穿一点。当然除此之外,在秋天想要通过运动达到最好的健身效果,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全面的营养摄入

由于秋冬的天气多变的原因,所以在秋天锻炼身体的时候,是非常耗费身体当中的能量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保证全面的营养补充会让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在秋冬锻炼身体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忘了进行全面的营养补充,在日常饮食当中应该注意多吃蛋类,奶类,肉类,深海鱼类,另外水果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尽量少吃一些垃圾食品,尤其是街边流行的一些小吃。

2、保持充足的睡眠

相信我们都听说过“春困、秋乏、夏打盹”这一说法,在进入秋冬这个季节以后,我们确实会感觉到时常的疲劳困乏,这是由于在秋天的时候,突然的季节变换给我们身体带来了稍稍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就要通过睡眠来改善机体的状态,而这时我们每天还要保持相当的运动量的话,那么充足的睡眠就更是不可缺少的了。

3、多喝水

最后一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秋冬季节经常锻炼身体的情况下,是非常消耗我们体内水分的,所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我们也千万不要忘记了补充体内的水分,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应该保持每天喝8杯水的习惯,但是我们每天又要进行很多体育运动,这样水分流失的情况就更加大了,所以仅仅喝8杯水我想应该是不够的,这时我们就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来补充水分。

秋季养生保健的方式有哪些?

古人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已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秋天是收获季节,也是人们调养身心的大好时节;从中医养生角度讲,秋季养生不仅能防治秋季常见病、多发病,还能增强人体对秋季之后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改善体质。秋季天气开始转凉,更应注重保养。 

秋天呼吸导引法

一、早晨,坐姿,两手按臀侧面,鼻慢慢吸气,吸到底闭气,上半身往前俯,缩身,再挺直放松,连作7~8次后,呼气、叩齿、深呼吸、吞津2~3次。

二、早晨、两手按着耳,吸气时,上身向左侧弯,稍停,回直同时呼气,再吸气时,上身向右弯,左右交替各3~5次,叩齿、深呼吸、吞津2~3次。

‘燥’是秋天的主气,作为一个过渡的季节,人们常常在秋季感到身体水分不足,空气干燥。表现出心烦意乱、精神不能集中、皮肤干燥,女人还会经常出现月经不调等等。针对秋燥养生,首先要多喝水,补充体内的水分。中医建议,有时单单饮水不能解决问题,最好多喝绿茶,或用枸杞子、麦冬等泡茶喝。

秋季饮食以“滋阴润肺”为基础,多吃新鲜萝卜、番茄、梨、香蕉等纤维多、水分足的蔬果,可以达到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最重要的是,烟酒要忌,葱、姜、蒜、辣椒、羊肉、狗肉等刺激燥热之品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养生禁忌:切勿因贪嘴,而忽略了对脾胃的照顾。寒凉季节摄入冷饮凉食,会损伤脾胃,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秋季养生可尝试养生粥,简单有效!以下介绍两种养生粥:

梨粥:梨子洗净切碎后与米一块煮粥。对于因秋燥引起的口干鼻燥、口唇裂皮等燥热症状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梨粥也是秋季常食的保健食品。

胡萝卜粥:把新鲜胡萝卜洗净切碎,同米一起煮粥。不但对燥热症状有很好的效果,对眼睛干涩、头屑增多都会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秋季为什么要养生?秋季运动养生怎样做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意思是说秋天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强大起来;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季。

从气候特点来看,秋季‘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发生改变。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面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

秋天正是耐寒训练的好时机,但“秋冻”不应只局限于秋凉少穿点衣服,更要加强运动锻炼等,想利用秋冻养生保健的人,切忌只想着“冻”而不“动”,应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增强“秋冻”的效果:

冷水浴:所谓冷水浴,就是用5℃~20℃的冷水洗澡,保健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醒;其次,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此被称作“血管体操”;第三,冷水浴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便秘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进行冷水浴锻炼时应注意循序渐进,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渐低,洗浴时间由短渐长。冷水浴可分为脸头浴、足浴、擦身、冲洗、浸浴等,可练单项,也可按以上顺序,浴后用毛巾擦干、擦热。

慢跑:慢跑是一项理想的秋冬锻炼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促进对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慢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享受“空气浴”。如果人们经常处于不运动的状态,就会感到精神疲惫、四肢无力,工作效率下降。因此,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病人,都应到户外多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

登山:登山具有耐寒锻炼的作用,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增强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对人体生理机能有很大的益处。爬山时,山上温度一般较山下低,温度变化较快,可使人的体温调节机能不断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耐寒按摩:用手摩擦头面部及四肢的暴露部位,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直到皮肤发红发热为止,还可按摩风池穴和迎香穴,可预防感冒。

除了以上方式外,耐寒运动还可选择打太极拳、定量步行、越野跑、骑自行车、打网球、气功等。无论何种活动,都应注意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关于秋季体育团运动养生和休闲体育与养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