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中华太极当成养生的运动

关于“中华瑰宝”太极拳,你知道多少呢?
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有幸入选校武术队,后来吴式太极拳传人教了我一套吴式太极拳。但我非常惭愧,把老师教的传统套路的吴式太极拳给忘了。后来依赖自己的一些功底,又跟随网络吴阿敏演练的视频学习了国家考试套路的四十二式太极拳,目前还能打这个套路。太极拳是传统中华武术的精华之一。但我认为它更是养生健身甚至人生处事的好学问。太极拳讲究轻慢圆匀,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力发于脚,功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等等。这些对养生健身非常有益,有时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也可受到启发!
打太极是一种养生运动,对身体有什么帮助?
引言:在清晨的公园里面,总是会有一群大爷大妈起得特别早,阵仗十分规整的开始打太极拳,而且整个过程看起来非常的流畅。打太极是一种养生运动,对身体有什么帮助呢?
可以舒活筋络
太极拳和其他的运动不太一样,其他的运动都非常的激烈,感觉心跳很快,但是太极拳却不一样,太极拳注重锻炼的是身体的柔韧性,就有点像瑜伽和普拉提。而且太极拳的每一章每一式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和锻炼才有的,所以说对身体是有很大的好处。对于老年人而言打太极拳是非常棒的,太极拳可以增加自己对于身体各方面的控制力,从而避免摔倒情况的出现。另外的话也可以让自己的呼吸的顺畅,在打太极拳的时候,实际上呼吸是非常重要的。从外要有规律,从内也要有规律,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内外调和的功效。另外太极拳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有松有紧的,这样的话就能够很好的提升心脑血管功能,但是又不至于太过损伤。所以说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打太极拳是非常棒的养生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实际上体质的锻炼对于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说体质没有锻炼好的话,很容易一个骨折都难以恢复。而且肌肉量太少的话,等到自己年纪大了,肌肉量不会萎缩,到时候整个人都是免疫力下降的状态。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趁着年轻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所以说就要加强身体的锻炼,增加自己的肌肉量,这样的话就可以让自己的骨骼更加的强健。等到老年的时候也不至于被病痛折磨,另外的话就是要注意在锻炼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只要自己坚持总有一天会看到成效的。
打太极是一种养生运动,对身体有哪些帮助?
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古老而传统的运动方式,在公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一些老人早起锻炼,越来越多人想要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更多人开始在平常的生活中给自己一点锻炼的空间,打太极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当然它也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更多的健康帮助。
太极的优点
太极作为我们国家的瑰宝,很多人都能够很轻松简易的学习它,主要是它的动作也不是特别的难,而且运动量大小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调整。对不同的年龄都很适用,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受欢迎,除此之外它还能够锻炼我们自身的协调能力,让我们能够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中寻找一丝运动的乐趣。
对身体的帮助
对于我们来说太极是一种对身体平衡要求比较高的动作,需要我们全身的共同协调,在这样的锻炼下我们的下肢和下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训练。也能够让老年人的身体平衡性有所提升,还能够提升我们对大脑的控制能力,不仅如此还能够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新陈代谢让我们的心肺得到有效的改善。当然还有一些关节炎比较严重的患者,他们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还能够对他们的疼痛有一定的转移功能,让他们在打太极的过程中暂时忘却疼痛提升他们的自身免疫力。
练习途中的安全
我们在练习太极的过程中,虽然他能够很好的让我们健康得到游戏的帮助,但是我们还需要注意好自己的安全。因为打太极需要我们全身的协调共同发展,在有很多情况下老年人的身体并不是特别的稳健,很可能会因为打太极的过程中因为动作幅度过大而遭受关节的疼痛。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在打太极之前注意好自己的防护措施,防止自己在打太极的过程中受到伤害。
太极拳真的能够养生吗
太极拳对当代人类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商业繁荣,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却也带来了不少麻烦,环境污染、战事争端、能源危机威胁著人类。即使在和平的环境中,仍面对许多生存问题,诸如被称为头号杀手的心脑血管疾病,二号杀手便是忧郁症,以及老龄化社会的生活品质问题。
中国的太极拳运动,虽不是一副药到病除的“药方”,但你若持之以恒地坚持,恰恰是能有效解决或缓解上述三大社会症状的“妙方”,对人类的生存、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於太极拳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做了许多测试方面的研究,涉及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以 及免疫功能、老年虚弱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尤其是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多年研究、对照分析了脑电、心电、血脂、微循环等方面太极拳产生的锻炼效果,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最近我的一名博士生与运动医学专家、共同探索了“胰岛素生长因数一l”的内分泌调节作用,论证了太极拳锻炼有益於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运行,引起 了运动医学界较大的关注。
所有这些研究成果不在此一一赘述,我想从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的视角,探讨一下太极拳对心。脑血管疾病,对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以及老年人的生活健康谈一点认识。
有一篇文章说,人类站立,用两脚行走,实现了这一质的飞跃,固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史,却不利於全身血管的锻炼,以致高位缺血、缺氧的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大敌。
全世界每年有1600万人死於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率50%以上。中国约有l亿多人患高血压病,每年新增100万人以上;脑病患者500多万,每年新发150万,冠心病患者1000万人。中国心脑血管患者死亡人数达260万,平均每分钟死亡5人!
太极拳强调放松肌肉,“一动无有不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达四梢”,均有利於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血流回圈,也有利於对微血管的锻炼, 促进微循环。上海体院一位老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生,探索了人的微循环。研究表明,经常从事太极拳锻炼者, 管绊异常率和淤血管超标率均明显低於对照组,起到了调节供血的作用,有人将其称为“第二心脏”。此外,不少研究表明,练太极拳对降低血脂、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营养、预防和延缓心脑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有关的实验报告我在此不一一列举,我衷心希望医学工作者和武术工作者进一步加强合作,迎战人类的头号杀手,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实验证明,人的心理健康对人的生理健康、生活品质有极大的关系。人的精神状态、情绪、性格、应对各种事件的心理能力、生活态度、人生观念等等,都会直接对人体产生影响。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物欲和金钱刺激著人们,繁忙和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浮躁、紧张、烦恼、压抑,使忧郁症、精神分裂症、失眠症大增。根据曹一民先生的撰文,世界上有3.4亿人患忧郁症,以至成为人类的第二大疾病。
我认为以“松静自然”“舒缓自如”为特点的太极拳极有利於人的心理调节和修身养性。以下分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太极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哲学观。
太极拳“道法自然”,人身为一“小太极”,自然为“大太极”。当你练完了一套太极拳,到户外、旷野、树林、草地上,无拘无束地“全身处处毫无牵掣”,“动静作势、纯任自然”,呼吸自然,开阔心胸“随天机动宕”,也无意追求蹬腿有多高,架势有多低,姿势有多规范,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的观念来行拳 走势,与大自然静静地交流、交融,将自己溶人大自然之中,天人一体,生机无限,热爱自然、热爱人生之情油然而生。忘却烦恼,进入一种恬淡自然的境界,会有 一种好心情,一份紧张烦恼之外的宁静,这对你的健康会没有益?
第二,太极拳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的一种伦理观。
现代人工作中、商务中的激烈竞争,使人与人的关系紧张,甚至白热化,由此引来嫉妒、烦恼、仇视;现代科技又给人创造了网上聊天的环境,减少了人与人的接触和交流。
人们聚在一起练太极拳,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环境,随著音乐舒拳走势,或两两推手“随曲就伸”“舍己从人”,粘连黏随,成为一种融洽感情、乐此不疲 的交流情感的活动。正如《大趋势》一书中提到的“每当一种新技术引进社会,人类必然要产生一种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产生一种高情感”。太极拳以静心养 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做为一种高情感活动是非常可取的。尤其是在外国,老年人,妇女平日较为孤独,有一种场合给他们一起练拳、交流、说笑,相互尊重, 其乐融融。太极拳以其绵缓斯文的运动风格,尤其容易增加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观念。不少发达国家,有兴趣练太极拳的人聚集一起,无欲无争,陶然往返,不失为 凝聚人情感的“魔杖”。
第三,太极拳是终身追寻和谐的养生观
太极拳和其他武术拳种一样,在练拳中追寻和谐,上下、身步、手眼、内外,处处和谐,可为“终身不尽之”.
想学习太极拳, 可从24式太极拳开始. 初学者应跟从老师学习, 否则以下一些基本要求便不知做对没有.
基本上所有太极拳都要注意身法十要(虚领顶劲及气沉丹田, 涵胸拔背, 松胯扩膝, 沉肩、堕肘、护肫、守中等) 的内容, 要求身体成为一个立体圆球., 另外还要 ‘用意不用力’, 切记放松身体各关节, 慢慢体会, 将各法溶入意识,成为本能,才可提高拳艺。
网站 :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视频教程 (高清版 宗维洁主讲 示范)
不要把中华太极当成养生的运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太极 运动健康、不要把中华太极当成养生的运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上一篇: 淋巴癌术后十年的养生运动
- 下一篇: 白露怎么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