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藏养生不宜运动
老祖宗提倡“冬藏”,那冬天是不是不适合室外运动?
中医有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仅仅这是看一眼这句话就不由得佩服我们的老祖宗们,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不是现在我们这些生活在钢铁夹笼之中的人们所可以想到的,刚看到这句话,不由得想到的就是一年四季农作物的生长,春天耕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而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将我们与这自然万物相结合,说出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为了让我们大自然植物与动物的生长规律,而达成一条自我的养生之路。
而这句话的最后叫做“冬藏”,就有人不理解了,冬藏,农作物的话就是储藏在窖子里一冬天,也就是说我们冬天并不适合户外运动吗?
然而并非如此,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最好的地方就在户外,与自然万物一同运作,这才是中医所要讲究的道理。所以,千万别拿冬藏作为你冬天嫌冷懒在家中的借口,但是呢,冬藏,之所以叫冬藏,这个藏,藏的是我们的精气,身体经过一年的运作,在冬天我们就该好好地保养我们的精气神,为的就是来年的春生,所以说,一般冬天并不提倡的的是剧烈运动,因为你剧烈运动的话会大量的消耗你的气,从而达不到让你气收敛的一个效果,而且你过分消耗你的气的话很容易导致邪寒入体,也就是容易中风感冒。还有一点就是,冬天的早晨寒气太重不宜锻炼。不过呢,一般来说,我们不妨早晨起来吃完早饭与家人一起散散步,或者是与老爷爷们一起打打太极什么的舒缓运动,这样既温暖了身体,也将自己的气完美的保存了起来。
中医讲冬藏藏的是什么和我们现在运用远红外线照全身有相克之处吗
有人提出《黄帝内经》当中的说法: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要“无扰乎阳”,要闭藏,所以冬天不能在室外运动,也不要运动减肥,要在温暖的室内休息,避风避寒,才能保养阳气。同时还认为,冬天多吃点高热量食物是防寒,长几斤肉没问题,等春天再减肥就好了。这些话对不对呢?
俗话说,凡事都有个度。到底什么样的体力活动状况算是“闭藏”,什么样就叫做“没藏好”呢?要想理解古人的话,还是要拿出一点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来,仔细分析一下,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人类是一种四季活动的生物,和冬眠的熊不一样。既然不能冬眠,就要到外面捕猎寻求食物;即便在有储藏食物的情况下,也要取水,生火,烹制食物,还要做各种基本的家务。要知道两千多年前没有煤气灶、微波炉和电磁炉,柴要到外面打,水要去外面挑,烹制一餐饭就要很长时间。记得我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生煤炉子都非常辛苦,洗洗涮涮也相当累人,何况是两千年前黄帝的时代!除了贵族之外,每天想呆在屋里不动,根本没有可能性。
人类学家的考证发现,5000年前的人类,每日平均体力活动量是现代人的三倍以上。也就是说,古人即便是“冬藏”,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有相当大的体力活动量。只不过是少做重体力活而已,绝非每天坐着躺着不动。所谓“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家务基本靠手,取暖基本靠抖”,那时代既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人们主要靠肌肉运动来产生热量。如果总是坐着不动,必然难以抵御严寒。
所以说,即便是冬季,每天在室外做有氧锻炼半小时到一小时,完全不会违背所谓冬藏的说法。是坐在电视前面不动,养一身肥肉对身体好,还是经常活动一下,让自己循环顺畅肌肉紧实好,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看看那些经常在外活动的人,大多抵抗力强,很少生病;那些捂得严严实实,贪恋暖气不肯出门的人,反而更容易感冒。
再说说冬天进补长肉的说法。其实冬天要补的并不是肥肉,而是补内脏,补肌肉,补自己的免疫系统、解毒系统等身体有用的部分。这种“补”并不需要太多的脂肪、太多的糖、太多的精白淀粉。比如说,鸡肉滋补是指瘦肉部分而不是鸡皮和鸡油;山药滋补也无需加油和糖做成拔丝山药。吃少油、少糖的天然食物就可以发挥滋补作用,同时也不会令人长出太多肥肉。反过来,贪吃油腻煎炸食物,吃大量饼干蛋糕糖果,吃精白淀粉和甜食薯片,对于冬季进补养生不会有任何帮助,只会让身体营养不良,春天来临的时候“奉生者少”,提前衰老和衰弱。
所以,养生和减肥完全没有矛盾之处。吃对天然食物,减少脂肪和糖,就能既改善营养提高体能,也就是达到“补血补气”的目标,同时又不会让肥肉上身。
实际上,冬季或许正是减肥健身的好季节。穿着厚衣服走路,实际上增加了人体的能量消耗。如果能走得快一些,或者慢跑一下,让身体感到微微地发热,就可以得到减肥的效果。记得若干年前,我就是在1月底的严寒当中开始减肥锻炼的。虽然出门时怕冷很不情愿,回来时却全身温暖非常幸福。
由于11-1月是人们工作最紧张的时期,压力大,睡眠差,其实是最不利于“冬藏”养生的。如果冬天能坚持运动,可以很好地消除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这样正是帮助身体休养生息。如果冬天能坚持运动,做到消化好、睡眠好、不烦躁、不生病,不仅能预防肥肉上身,春天到来时还能收获更多的活力和美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锻炼应当避开大风大雪天,室外活动穿着也不宜太少,运动服里面可以穿毛衣或保暖内衣,温度低时外面可以再加个夹袄或厚绒衣。运动到少量出汗的程度就可以了。运动后赶紧穿上厚衣服,避免出汗之后受寒造成感冒。
冬季适合跑步吗
1、古代都是倡导冬季养生,认为要“冬藏”。是不是冬季不应该运动?
要理解所谓“冬藏”,就要看到时代的差异。古时候很多人都缺吃少穿,冰天雪地里出门走走几乎就是玩命的探险。即便如此,为了吃饭,他们也要经常出去砍柴打猎,做这些重体力劳动。所以现代人即使每天跑步一小时,运动量恐怕也远少于古人。冬季正值年末,在被各种工作、会议、聚会聚餐压得不能动弹的时候,如果每天都能出门跑一跑,那种温暖、舒畅和幸福感,难以言喻,谁跑谁知道。
2、冬季跑步选在什么时间最佳?
无论早上、中午还是晚上,只要是自己能坚持的时间就是最佳时间。早上跑步可以杜绝睡懒觉的习惯,为自己赚来了更多的时间;中午跑步可以避免下午犯困,比午休效果还好;晚上跑步,然后洗澡睡觉,睡得特别香。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不能坚持,就等于零。
3、冬季跑步穿什么?
首先要保护头部、耳朵不受冷风吹,帽子是必须的。手套也要戴,因为手部是最容易变冷的,而且手套还可以用来擦汗。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建议穿长衣长裤,视情况也可以戴护膝、护肘等保暖用具。至于压缩衣什么的,就要视个人收入而定了,在这里就不过度宣扬了哈,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冬季跑步吃什么?
日常三餐应以中国营养学会编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准。除此之外,由于冬季跑步耗能较多,应该更多地摄入蛋白质,以利于肌肉的修复和增长。运动流汗也会导致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因此还应多吃深绿色叶菜、豆制品、奶及奶制品等,以补充各种B族维生素及钙、镁等矿物质。跑步时应及时补水、补糖,最好每隔20至30分钟补充一次。
5、冬季跑步有哪些注意事项?
体质极差的跑友,冬天最好不要剧烈奔跑。生命第一,身体素质的改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强度应逐渐增加。至于患有心胸肺或其他疾病的跑友,请遵医嘱。
冬季跑步,最要注意的就是防感冒、防冻伤。除了按上述建议来穿着之外,还可以在裸露部位涂抹凡士林。跑后应立刻穿上防风的外套。
冬藏的方法和时间
冬藏的时间:冬季。
冬藏的方法:
1、保暖
重视保暖,也是“冬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老弱病残者。进入冬天,既有室内外温度高居不下的暖冬,也会出现因寒流南下而气候急剧下降的寒冷天气。
2、睡眠
为了适应“冬藏”,应该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冬天应该提倡早睡,适当多睡,以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当然在夜间保证8个小时睡眠的情况下,午睡可以适当减少。
3、锻炼
一是不主张太早晨练,二是不能运动得“汗流浃背”,以免伤气,同时也避免因出汗受寒而造成风寒感冒,最好的活动还是散步与打太极拳,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尤其是年老者,不要冒着严寒而做一些超体力的运动。
藏情绪调情志
冬季主藏,因此,人在冬天,情志上也要潜藏,“内敛宁静”,不要轻易动肝火,防止情绪波动过大,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人体气机运行出现障碍、脏腑功能失常,甚至损伤机体阴阳、精血等。同时,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长期情志不畅,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生理疾病。
调理情致,改善情绪,第一要抑目静耳。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就是说,乱看乱听会使耳目过度使用,耗伤神气。目清耳静,就能减少外界对神气的不良刺激,则“神气内守而心不劳”。
精神内守。要有意识地锻炼、控制、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使它能与外界因素保持平衡。内心安定,精神守持于内,外邪就没有侵入的契机,病痛自然不会找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冬藏养生、人民网-冬藏到底藏什么?藏身体、藏肝肾、藏能量、藏情绪
关于冬藏养生不宜运动和冬天藏精要不要运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