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普及养生网!

普及养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

拍穴养生运动口令

2022-10-03 11:03:59运动养生
今天给各位分享拍穴养生运动口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经络拍打养生操带口令视频教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老年回春保健操 带口令1~43节 急!! 回 春 医 疗1. 游臂.一曲一伸32下.2. 转腰.左右各16圈.3. 甩...

拍穴养生运动口令

老年回春保健操 带口令1~43节 急!!

回 春 医 疗

1. 游臂.一曲一伸32下.

2. 转腰.左右各16圈.

3. 甩臂.甩16次.

4. 双拭摇臂.前后各16圈.

5. 推拳.左右共推32次.

6. 拍胸.左右共32次.

7. 叉跳.跳64次.

8. 打背.左右两边共32次.

9. 扩胸.交替共做32次.

10.单摇臂.左右各32圈.

11.甩拳.左右交替共16次.

12.搂拳.共32次.

13.左右弯腰.各8次.

14.原地跑步.64步.

15.漫游臂.共32次.

16.按手.共32次.

17.上摇球.正反共32圈.

18.中摇球.正反共32圈.

19.下摇球.正反共32圈.

20.抓空.左右交替共32次.

保 健 操

21.摇放辘轳.左右各摇16圈.

22.摸鱼.左右各16圈.

23.大弯腰.左右各6圈.

24.挖泥.反复8次.

25.打膝盖.共64下.

26.回头看足跟.交替做16次.

27.大弯腰.中左右各3次.

28.前后弯腰.共16次.

29.转腰.左右各16圈.

30.转膝.左右共32圈.

31.压腿.共32次.

32.前踢腿.交替踢32下.

33.原地小跳.64次.

34.七敲.每敲各32次.

一敲大陵穴

二敲腕骨穴

三敲合谷穴

四敲后溪穴

五叉虎口

六叉八邪穴

七打劳宫穴

35.八打.每打各32次.

一打阴阳交

二打足三里

三打阳陵泉、阴陵泉

四打风市、血海

五打箕门

然后沿腿两侧由阴阳交扣打到箕门,再从箕门扣打到阴阳交

(换腿再从一打到五)

六打居髎

七打承扶

八打环跳

36.蹲堆.反复8次.

37.打膝盖.交替进行32次.

38.抱后脑颠足跟.8次.

39.托腹.上下颤动200次.

40.左右登腿.共16次.

41.后踢腿.共16次.

42.转脖颈.共12圈.

43.揉搓压膝.各16圈.

干洗手准备洗眼

44.洗眼.晃32次.

45.摩眼皮.共16圈.

46.摩鱼腰.反复16次

47.晃承泣、四白.共32次.

48.揉睛明.32次.

49.洗鼻.上下为一次,16次.

50.按迎香.16圈.

51.干洗脸.16次.

52.十指梳头.16次.

53.揉风池.左右共32圈.

54.揉太阳.左右同时揉32圈.

55.搓耳.32次.

56.指耳.8次.

57.震耳.16次.

58.按揉内关.左右手各16圈.

59.搓手.左右各32次.

60.全身抖动.共200次。

小学生太阳穴的做法

养生导读: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旦“窗户”出现问题,那对心灵也是个沉重的打击。现代生活越过越好,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数不胜数,在给人带来方便的同时,却也伤害了人们的眼睛,特别是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没,那么,小孩们该以什么方法去。

保护视力,很重要,不良习惯须改掉。

台灯放在左前方,室内灯光不可少。

读写姿势要正确,一尺距离为最好。

乘车走路勿阅读,趴着躺着不看书。

青山绿水常亲近,睡眠充足不过劳。

心明眼亮精神爽,宽广世界多美妙

一、眼保健操原理

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和推、按摩原理采用眼部按摩和眼部推拿和按摩穴位等手法通过对眼部皮肤、肌肉、穴位的按摩增强眼部血液循环调和眼睛气血起到放松眼睫状肌痉挛调节疲劳增进视力的作用。

二、眼保健操作用

1、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2、已经近视的有延缓视力加深的作用。

三、眼保健操的详细做法

第1节:按揉攒竹穴

用双手大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指尖抵在前额上。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第2节:按压睛明穴

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上下按压穴位,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第3节:按揉四白穴

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大拇指抵在下颌凹陷处,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第4节: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

用双手大拇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太阳穴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弯曲。伴随音乐口令,先用大拇指按揉太阳穴,每拍一圈,揉四圈。然后,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内侧,稍加用力从眉头刮至眉梢,两个节拍刮一次,连刮两次。如此交替,做四个八拍。

第5节: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三指自然放松。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第6节:揉捏耳垂脚趾抓地

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的螺纹面捏住耳垂正中的眼穴,其余三指自然并拢弯曲。伴随音乐口令,用大拇指和食指有节奏地揉捏穴位,同时用双脚全部脚趾做抓地运动,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四、做眼保健操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找准穴位手法,准确力度适中,闭眼放松。

最简单的穴位按摩技巧有什么?

中医教你简单穴位按摩小技巧

现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养生。但是在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双重压迫下,人们早出晚归,忙于工作、应酬,休息时间都少之又少,更别提去健身房了锻炼和养生了,真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千方百计,四处搜罗了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穴位按摩小技巧分享给大家,无时间要求,无场地限制,适合各类人群。

按曲池穴

动作要领:以拇指尖按摩另一臂的曲池穴,两手交换按摩1~2分钟。

取穴方法:仰掌屈肘,肘横纹头呈现凹陷处即是穴。

功效:祛风解表,调理肠胃,疏利关节,能调理脏腑功能,泻火去热,是治疗上肢偏瘫的主要穴位。

掐内关穴

动作要领:屈臂手心向上,用另一手大拇指按压穴位。稍用力,以感酸、胀为度,左右各按1~2分钟。

取穴方法:仰掌微屈腕关节,掌后第一横纹上2寸,在两条大筋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疏肝降逆,调和脾胃,活血通络。

掐睛明穴

动作要领:用拇指、中指掐在睛明穴上,同时食指点按两眉间的印堂穴,可谓“一手点三穴”。点掐时闭气不息,点至自觉气满时为止。点时一松一紧,点压1~2分钟。

取穴方法:正坐闭目,目内眦角上方1分处。

功效:疏风清热,通络明目,可治疗眼疾,神经性头痛,也可治打嗝。

拍击足三里穴

动作要领:双手握拳,以曲骨处敲打穴位。或者以拇指肚按揉穴位,须用力,以感麻胀为度。按揉、敲打5分钟以上为好。

取穴方法:屈膝成90°,由外膝眼往下量四横指距胫骨外一横指处。

功效:调理脾胃,调补气血,疏通经络,扶正培元,调节心率,助消化,是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

叩劳宫穴

动作要领:一手握拳以曲骨处叩击另一手的劳宫16次,再换手叩16次。

取穴方法:握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轻压掌心,中指与无名指两指间即是穴位。

功效:清热泻火,开窍醒神,宁神静气,治心火过盛引起的口腔溃疡。

揉太冲穴

动作要领:用手大拇指按揉两太冲穴3~5分钟。

取穴方法:由第一二趾间缝向足背上推,至二骨联合前缘凹陷中即是穴。

功效:清肝泻火,舒肝解郁,调经和血,疏肝理气,是治疗肝病的特效穴。

简单的穴位按摩,关键在于找准穴位,一回生两回熟,只要掌握了穴位的具体位置,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无论你是上班族,学生党,还是中老年一族,只要你想做穴位按摩,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掌握了这些简单的穴位按摩技巧,随时随地都可以养生。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养生的好习惯,拥有一个倍儿棒的好身体。

眼保健操音乐口令?

眼保健操音乐口令有以下4种:

1、按揉攒竹穴:

两支大拇指轻按两侧穴位,其余手指放松抵在额头。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2、按压睛明穴:

两支食指按摩鼻翼两侧穴位,其余手指握拳放松。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上下按压穴位,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3、按揉四白穴:

两指轻轻按摩眼睛下方两侧穴位,大拇指抵住下巴凹陷处,其余手指放松呈现空拳状。随音乐口令有节奏的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4、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

两手的大拇指抵在两侧太阳穴的穴位上,其余手指放松弯曲,抵在两侧眉毛上。跟着音乐节奏用大拇指轻轻在太阳穴的位置上画圈,一个节拍揉一圈,连续揉4个节拍。然后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轻刮眉梢,两个节拍刮一次,连续刮4个节拍。如此反复交替,做满4个八拍。

中老年人通过拍打自己身体,来锻炼身体是什么健身操。

《太极十二拍》

《太极十二拍》是太极保健操的一种,来源于《用式太极导引保健功》的辅助功,属于全身性调理运动。通过双手在全身各部位依次地拍打,并凭借拍打法振动肌肤、筋骨、脏腑和神经。拍打的目的是导引气血,因此须要全神贯注:拍打到哪儿意气随之到哪儿;并要轻重相兼,缓急相辅。

共十二节,每节拍打均为36次。

第一节 震撼大地 拍地

双手朝下,弯腰微屈膝,头略低,目视地面击掌,以肩部带动前臂,两掌相对而击,击打的声音波及大地,使大地的回声波波及自己,回声的音波称之为信息反馈,也就是地球的气息波从腿达到全身。切忌仰头,以免气血在颈部不得疏通,使得脑部供血不足,头低下则气顺,骨髓之气血补充大脑。共拍打36次。

第二节 震撼自己 拍“人”

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掌相对,十指朝上,双手在胸前膻中穴前合十击掌(又称打开心门)36次。击掌时双腿同频弯曲振动,击掌与屈膝同步。结束后双手自然落下。

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第三节 震撼宇宙 拍“天”

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臂高举过头,双手指朝上,劳宫相对,在头顶百会穴顶上成环状击掌。高血压者在头前击掌。然后双手缓慢分开,注意两臂分开,距离不得超过肩宽。击掌同时顶胯。劳宫相对共拍打36次。

击掌时,环状的音波直达宇宙,再从高天下来的信息波反馈到你的自身,一来一往信息互换,从宇宙来的能量进入你的体内,双臂成环,犹如光圈,形成一个辉光照射,随着身体强壮光度也在增强。

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顶跨:身体后仰,双腿曲膝,一腿一步之距脚尖向前固定好,由膝盖向上登直的瞬间爆发力传给胯根的前顶。

教学视频中,此节称为“震撼百会”。

第四节 拍心拍肺 拍心、肺

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手指斜向上拍打双乳上部36次。击掌时双腿同频弯曲振动,击掌与屈膝同步。结束后双手自然落下。

此节可使肺部得到治疗。如肺气肿、肺结核、气喘、气管炎、咽炎、食道炎等。可使肺叶气血流通,并能容纳更多的氧气,对心脏更是有奇特的疗效。如二间半狭窄、房颤、早博、心缺血、冠心病、心包疾病等,对胸膜炎、乳腺增生等都能得到相应的疗效。

第五节 肝胆脾胃 拍肝、胆、脾、胰

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拍打季肋区36次。右手在肝、胆部位,左手在胰、脾、胃部位,手指相对,劳宫向内同时拍打。双腿同频弯曲振动,击掌与屈膝同步。结束后双手自然落下。

此节可治疗肝胆疾病如肝硬化、肝肿大、甲肝、乙肝、肝炎、胆结石、胆管狭窄、胆囊炎等。对脾肿大、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贲门、幽门、胰腺、隔肌、胃涨、胃消化不良、胃酸、胃热、梅核气有很好的疗效。

季肋区:即短肋骨,位于胸部两侧的第十一、第十二肋的软骨。亦称"季胁"“软肋”、“橛肋”。

第六节 重拍小腹 拍小腹

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放在小腹两边,手指向下,用力拍打下腹肚脐两侧的天枢穴,比前几节均要加重拍打力度。双腿同频弯曲振动,击掌与屈膝同步。拍打36次。

对小肠、大肠、盲肠、横结肠、降结肠、肠梗阻、肠粘连、男科、女科、各种肿瘤起康复作用。肥胖者减肥,体瘦者增胖对胃下垂、肾下垂均能得到调理,可使弹力增强,对腹肌腹膜起到相应的调整。

天枢穴:对齐肚脐各向左右三指宽处 。

第七节 重拍环跳 拍环跳

身体直立,双手背于腰后,双手掌对准臀部两侧的环跳穴用力拍打。拍打时配合两腿蹲站动作,眼平视。劳宫相对共拍打36次。

可调理腰腿疼、半身瘫痪、脑出血、脑血栓、坐骨神经疼,对臀下神经、臀下皮神经有疗效,可使老年臀部萎缩的肌肉重新丰满,使肌肉发达有弹性,对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臀下坐骨神经及皮下坐骨神经均有上好的疗效。

环跳穴: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第八节 膝盖上面 拍膝盖上边

两膝微屈,双臂自然垂于胯下,然后双手虎口分开,拍打膝盖上缘。拍打时配合蹲站动作,掌心打在膝盖上偏外的伏兔、阴谷穴位,拇指在内侧血海穴,指尖在犊鼻穴。拍打36次。

此节可调理腿疼麻木、风湿肿疼、上下肢瘫痪、胃疼乳痈、嘴歪眼邪对腿神经、股前皮神经和外侧皮神经、血管骨外侧动、静脉分支、旋骨外侧降支神经,有较好的效果。

伏兔穴: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端的连线上,髂骨上6寸。

阴谷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

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

犊鼻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教学视频中,此节称为“拍打膝盖”。

第九节 膝盖外面 拍膝盖外侧

两膝微屈,双臂自然下垂,用掌心拍打膝盖外侧的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及稍下方小腿部位,配合两腿蹲站动作,拍打36次。

此节可治疗膝肿疼、筋挛急、小腿麻木、偏瘫、胆道疾病、腰腿酸疼、眩晕、吞酸,对胸下肢外侧疾病、嘴歪脸邪、口鼻眼耳及腰骶骨神经、脊髓神经、腰至骶骨节及腓神经均有效果。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教学视频中,此节称为“重拍足三里”。

第十节 膝盖内面 拍膝盖内侧

将膝盖微曲,用掌心拍打膝盖内侧平面处的阴陵泉及稍下方小腿部位,配合两腿蹲站动作,共拍打36次。

拍打穴位

此处有阴陵泉、曲泉、阴谷、血海、内膝眼等穴对膝疼、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疝气、阳萎、遗精、前列腺炎、小便涩疼、月经不调、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股内侧疼、腹疼、腹泻等有良好效果。

阴陵泉: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 。

曲泉:膝内侧部,屈膝内侧横纹端,当股骨内上踝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处。

阴谷: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内膝眼:在髌韧带内侧凹陷处。

第十一节 丹田八髎 拍丹田、八髎

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臂分别置于身体一前一后,前边拍打脐下小腹处的丹田穴,后边是腰阳关下的八髎穴。左手先拍打丹田,右手拍打八髎穴,然后交替拍打,身体随之转动,拍打时配合两腿蹲站动作。左右交替拍打为一次共拍打36次。

这里有腰奇穴、腰俞、阳关、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气穴、大赫等穴,对腰涨水肿、小便不利、妇科、月经不调、疼经、白带、盆腔炎、脐周围疼、疝气、阳萎、尿失禁、尿潴留、腹泻疾病有神奇的效果。

丹田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第十二节 拍肩拍胯

身体直立,甩动双臂用一手手掌拍打肩部,同时用另一支手从背后拍打,两手交替拍打。拍打时身体稍后仰,双臂尽量伸展,打肩时手掌力求打到肩膀上边,打胯力求将手背打在八髎穴的两边大胯上,同时配合两腿蹲站动作。这里有肩井、巨骨、肩髎、云门、中府、腰俞穴等。左右交替拍打为一次。共拍打36次。

此节对颈椎、手不能举、麻木、腰脊疼痛、腰骶疼、痔疾、下肢痛、坐骨神经、臀下神经、股骨头坏死、缺血、神经瘫痪等均有好的效应。心脏病人多有肩周炎,故拍肩相应调整了心脏,对颈椎骨质增生、颈神经灰质等均有缓解的作用。

关于拍穴养生运动口令和经络拍打养生操带口令视频教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