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普及养生网!

普及养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

支气管扩张的运动养生

2022-08-17 11:08:22运动养生
今天给各位分享支气管扩张的运动养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运动对支气管扩张有好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一位患慢支的70岁老人如何治疗和保养身体? 慢性支气管炎是典型的慢性疾病,疾病缓慢,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早期无明显症状...

支气管扩张的运动养生

一位患慢支的70岁老人如何治疗和保养身体?

慢性支气管炎是典型的慢性疾病,疾病缓慢,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早期无明显症状,病发时主要的症状有:1.咳嗽: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最主要症状,在夜间或者早晨咳嗽明显,在睡觉时会有阵咳或排痰。2.咳痰:会出现咳痰,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早晨起来痰多,严重的时候会有咳痰中带血。3.喘息或气急,患者在上楼或者做运动的时候会有喘息、气急。,目前对于支气管疾病的治疗正规中医治疗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采用药物治疗并配合物理治疗这样会多患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效果并且副作用小,易于调理身体的机能。

阴虚吃什么食补

1、鸡蛋

鸡蛋其卵白蛋白、卵球蛋白和卵黄磷蛋白,是很完全的蛋白质。凡阴虚之人食之颇宜,尤其是鸡蛋同大豆一起食用,如民间习惯用鸡蛋与豆浆同食,更有益处。

2、甲鱼

从中医食疗角度说,甲鱼性味甘、平,入肝、脾经。具有养阴、凉血、清热、散结、补肾等作用。有滋阴凉血作用,为清补佳品,对阴虚之人,食之最宜。并且甲鱼对阴虚血热或阴虚火旺、虚劳骨蒸者,更为适宜。

甲鱼的背壳,又称鳖甲,也有滋阴补血作用,阴虚之人食之亦宜。

3、枸杞子

枸杞子性平,味甘,有滋阴益寿之功,尤其是对肝肾阴虚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或是肺阴虚的结核病盗汗、虚劳咳嗽,糖尿病的阴虚消渴等,食之更佳。

4、燕窝

我国医学认为燕窝,性平,味甘,有补气阴的功用,尤其能益肺阴,为清补佳品。凡阴虚体质,尤其是肺阴虚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最宜食之。是滋阴润肺之珍品,对肺阴虚的中老年人有很好的疗效,被誉为至珍至美的滋补佳品。

5、桑葚

性寒,味甘,有滋阴补血之功,最能补肝肾之阴。尤其是肝肾阴虚体质之人出现消渴、目暗、耳鸣耳聋,食之最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阴虚体质适合清补 这7种食物可常吃

秋季养生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入秋之后也到了一年之中的进补时节,此时调养好身体,能为安然过冬打下坚实的基础。

1、养血就是养根本

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补血、养血,对于女人来说更是如此,这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女性如何来养血呢?首先要多吃一些含铁量高的食品,红色瘦肉、肝、动物血、木耳、麻酱等食物中含铁量都比较丰富,而且也容易吸收。

中医认为,“黑色入血”,也就是说颜色深的东西功效是入血的,像红枣、阿胶、龙眼肉、红糖等都属于“黑色”,也可以适当增加摄入量。其中,红枣的主要作用是益气补血,适合气虚血虚的人食用。阿胶的主要作用是滋阴补血,适合阴虚血虚的人食用。

脾胃虚寒的人则不适合单独吃阿胶,可以搭配陈皮。龙眼肉的主要作用是补心脾同时补血,适合心脾虚弱同时血虚的人食用。有痰火、舌苔白厚的人,不宜多吃,因为龙眼肉会加重上火症状。

2、“秋冻”适度 放松身心

秋天养生,很重要的是养情志。俗话说,秋风秋雨愁煞人,说的就是秋天的气候变化容易让人心生悲情,不利于人体功能的调节,也容易影响身体的各系统的健康。

古代说,情志养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不良情绪会沿着下丘脑—垂体—生理系统轴线,影响生理健康,对于女性来说,会影响月经。秋天养生,还讲究适度“秋冻”。

“秋冻”可以使人体的阴津得以保存,防止秋燥伤人,也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跌的气温,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

但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弱,就不适合秋冻;此外,平时身体虚弱的人,或者怕凉畏风者也要及时添加衣物,以免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一些女性,寒气渗透,还会导致痛经,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妇科系统的健康。

3、药食同源 适量小酌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养生,健康饮食,强健身体,更有多数人选择炮制药酒来养生。“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之语,出自班固《汉书·食货志》一书。

在古代的中国,很多长寿的人都将有益身体且药食同源的材料泡入酒中,每天适量饮用。例如,酸枣仁助眠;枸杞子滋阴补肾;龙眼肉、菊花明目安神,这些药食可以帮助调理身体,温补肝肾。睡前不妨来上一小杯,有助睡眠。

此外,秋季养生还要适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顺应天时,安然度秋。

扩展资料:

适合秋季养生的食物:

1、百合:百合质地肥厚、甘美爽口,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上品,功擅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肺结核、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及各种秋燥病症有较好疗效。熟食或煎汤,可治疗肺痨久咳、咳唾痰血、干咳咽痛等症。

百合煮粥,更增其补益润肺之力,正如《本草纲目》所言“百合粥润肺调中”,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热或肺燥干咳、涕泪过多、热病恢复期余热未尽、精神恍惚、坐卧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2、山药:最适合秋季进补食物就是山药,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兼具有食物和药双重功能,其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同时也是我们中医常用来制作药膳的重要食材。中医认为,秋天吃山药有补肾益精、健胃益脾、益肺止咳等丰富功效。

因为山药中含有有助于促进脾胃消化吸收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有效物质,同时还富含能阻止血脂沉淀在血管壁、形成血栓的多种蛋白酶,能够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起到很好的功效,尤其是老年人,吃山药进补非常好,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3、冬虫夏草:性温,味甘,除有补肾用途外,更有补肺气、止咳喘、疗虚损的功能。对肺病日久,囊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痿、肺不张、胸膜炎,甚至肺癌患者,阴虚肺弱,动则喘嗽之人,最宜食用。若能与紫河车、山药等一同服食,更为有益。

4、黄芪:性微温,味甘,最善补气,尤其能补肺虚之气。中医以为,肺主外相,肺气虚则自汗出,又易患感冒。《本经逢原》以为黄芪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得配本草》亦云:肌表之气,补宜黄芪。对肺虚之人体表不固者,共同红枣,煎水代茶,颇为适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秋季养生,调理为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秋季养生有什么饮食原则?多吃润燥补肺的食物

春季的健身运动应如何安排?

春季6节气是运动的最佳时节。此时春暖花开,空气清新,万物生机勃发,使人赏心悦目,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因此春季6节气最好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到户外锻炼,进行健身运动。

1.一年健身运动在于春春天进行运动锻炼可以使人采纳其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瓜人精神振奋,生机勃勃。春季6节气是健身运动锻炼的最佳时节。

(1)春天是健身运动的好时节唐代养生家孙思邈说过:“养身之道,常欲小劳。”春天是运动锻炼的最佳时节。在寒冷的冬季里人们在室内活动较多,因而各脏腑器官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到了春季,气候转暧,就应该加强户外锻炼,舒展肢体、活动筋骨。人体内的阳气经过一冬的闭藏,在春暖花开,春阳生发之际,也应随舂生之势而动,向外升发以与天地之气相应。

舂光明媚,空气清新,万物生机勃发,使人赏心悦目,这种环境气候也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在春天这个疾病的多发季节坚持体育锻炼,可增强人体免疫力,不易得病。因此春季6节气,最好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到户外进行健身运动。让身体沐浴在春光之中,最大限度地汲取大自然的活力,以充生机。

所谓健身运动,就是指在室外、庭院、公园、大自然中的一些运动,如赏花、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放风筝等。在室外,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丰富,负离子是地球上的生物维持健康的重要物质之一。空气中的负离子能促进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功能,改善大脑皮层功能,促进造血功能与肺的换气能力,增加氧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使人精神充沛,头脑清醒,同时对人的寿命、情绪、记忆、生长发育、肌力等皆有一定作用。这种负离子在大城市室内较少,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只有30个左右,而街头绿化地带,每立方厘米可有100多个,在公园中能增到400~600个,郊外旷野里,能达到700~1000个,最多的是海滨、森林、山谷、瀑布等地,可高达2万个以上。

此外,室外活动晒太阳的时间比平时长得多,阳光中的天然杀菌剂——紫外线,可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削弱细菌和病毒的致病能力。同时,还可使人体皮肤中7一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机体的钙磷代谢,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对预防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都十分有益。

(2)春天健身受益无穷春季6节气健身运动,对人体各器官能产生极好的影响与刺激,从而达到使身心健康祛病延年之目的。

①推迟大脑细胞的衰退火脑随着人的年龄增加而衰老。其表现在神经细胞数目不断减少、脑重量减轻、质量降低。实验证明,衰老的老鼠在新鲜热闹、有秋千、有转轮、有猫走动的地方生活,不出3个月,原光秃的神经根又长出新的细胞来了。由此可见,坚持锻炼是推迟脑细胞衰老的有效手段。

②减缓肌肉萎缩老人弯腰驼背,行走不便,劳力减弱都与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有关。春练可使肌肉纤维逐步变粗且坚韧有力,血管变丰富,可使动作、耐力、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提高,预防肌肉老化。

③增强呼吸功能正常人的肺活量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坚持锻炼,可以使呼吸肌强壮有力,肺活量增加,呼吸加深,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精力,对延缓衰老极为有利。

④减缓心力下降人的生命是靠心脏不断搏动所输血液来维持的。平时每分钟排出5千克左右的血液,运动时可达40多千克/分钟。一旦心脏出了毛病,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坚持锻炼可使心肌纤维变得发达有力,心肌增厚,搏动有力,延缓心力下降。

⑤增进消化功能锻炼时,消耗的能量比安静时更多,从而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在做肢体运动时,内脏器官也得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消化液分泌,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⑥提高骨质密度舂练还可促进骨骼的代谢,使骨质更加坚固,提高抗折断、弯曲、压缩、拉长和扭转的能力,提高关节的韧性(弹性)和灵活性,有效地防止骨质增生、韧带和骨骼叽肉退化,使人步履轻松矫健。

2.顺应春季6节气的健身项目春季6节气是健身运动的最好时节在这个时节里最适宜养生健身的运动有散步、健身球、踏青、放风筝等等。

(1)散步散步,这一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不受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约束,也不受场地、设备条件的限制。春季6节气外出散步对身心健康极为有利。

散步是最能促进体内各种节律正常的一项全身运动。双脚和双臂有节奏的交替运动,与心跳非常合拍。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是以散步作为陶冶情志、锻炼体魄的良好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闲逸的散步和缓行,四肢自然而协调地动作,可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运动,加之轻松畅达的情绪,可使人气血流通,经络畅达,利关节而养筋骨,畅神志而益五脏。

现代运动医学认为,步行,首先使全身血液、骨骼、肌肉、韧带都活动起来,继而使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系统皆处于活跃状态中,从而达到调节内脏功能的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的目的。

散步还能促进大脑皮层的活动,故有“散步出智慧”、“散步防老年痴呆”之说。许多人的才思也是在散步中涌现出来的。

散步的速度分为缓步、快步、逍遥步三种。老年人以缓步为好,每分钟60~70步,行步稳健,可稳定情绪、消除疲劳,有健胃助消化之功效。快步,每分钟行走120步左右,这种散步轻松愉快,久久行之,可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适合于中老年体质较好者。散步时且走且停,时快时慢,行走一段,稍事休息,继而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缓步走一段,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逍遥步,则适合病后恢复期内的患者及体弱者。

散步的时间,可在日出后,或傍晚落日时,这是散步的黄金时间。散步的地点以河边、湖畔、公园的林荫道上,或乡村小路为好,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高。切莫在马路边散步,这些地方易积聚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污浊不堪。

散步时所穿衣服要宽松舒适,鞋要轻便,以软底为好。

(2)健身球健身球运动是通过手掌搓揉铁制或玉石制作的小球,不断地对手部穴位进行良性刺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目的的一种健身方法。经常进行健身球锻炼,能改善微循环状况,调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心肌血流量增加,从而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病发生。健身球对手指末梢神经的刺激,还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延缓脑组织的老化速度,并能使紊乱的植物神经得到纠正,改善睡眠质量。

锻炼者应根据自己手掌的大小、手力的强弱以及不同的锻炼方法,选择合适的健身球。锻炼应循序渐进,开始时可手托一球或二球,锻炼时间也不要过长,以免手掌及腕部肌肉的疲劳或损伤。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在技巧熟练、手力提高的情况下,可逐渐增加小球的数量,并逐步延长锻炼时间,增加动作的复杂性,以加大运动量。要注意用双手交替运动,使大脑两个半球同时得到锻炼。

①单球法用五指捏起一球,手掌朝上,自拇指开始,五指顺序用力捏压小球,然后五指按顺序拨动,使小球在手指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也可用手掌托住健身球,先用手指用力抓握数次,然后放松手指。反复几次后,将另一手掌面朝下置于健身球上,双手挤压或搓揉。还可用手抓住一球,掌心朝上,使用腕部力量将小球向上轻轻抛起,使球离开手掌后再用手掌接住。

②双球法手握双球于掌中,手指要紧贴球体,双球在旋转时中间不要产生空隙,以避免双球互相碰撞乱响,只许发生轻微的摩擦声,顺旋转肘,用拇指发力同掌心扳球,使双球互绕顺转。倒旋转时,用无名指、小指向掌心发力,使双球互绕倒转,与顺旋转方向相反。在双球旋转时,主要靠五个手指屈伸收展,协调配合来完成。

熟练后可逐渐加快转速,同时五个手指要微伸开形同托盘状,并用力拨弄双球,使双球在旋转中产生离心力而飞速旋转,旋转方同及动作与前相同,要注意用五个手指要控制好双球,使球既不互相碰撞摩擦,也不会掉出掌外。转速越快,运动量就越大。

③三球法单掌平托三只健身球,用手指拨动使三球依次按逆时针方向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到小指旋转,反复10~20次后,再按顺时针方向进行。也可用单手托三个健身球,使球在手中成一纵形直串,将球逐个向另一手滚落,如此双手来回滚落数次。还可左手托一球,右手托二球,右手借腕指力量将小球抛向空中,同时,左手将掌中小球传递给右手,并随手接住落下的健身球,如此反复数次后,左右手交换。

④复合法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正直,一手叉腰,另一手托健身球2~3只,在旋转健身球的同时,将手从腋下自前向后到外盘旋而上,高过头顶,在头顶上方再自前向内到后盘旋并逐渐下降收回腰间,状若神龙盘旋。左右手可交替进行锻炼,也可双手托球,将健身球锻炼与太极拳的云手动作相结合进行锻炼。

(3)放风筝春天放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如今,已经风靡全球,成了世界性的文体活动。每年春天在我国首都北京、风筝城潍坊都有世界性的风筝会,许多国家成立了“风筝协会”定期进行表演比赛,场面十分壮观。

风筝最早源于我国,据传,第一只风筝是巧匠鲁班受到鹞鹰盘旋的启发,“削竹为鹊,成而飞之”。由于古时没有纸,制造风筝的原料多为轻质的薄木片,所以最早的风筝称为“鸢”。汉代时,我国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开始用纸糊风筝,自此又出现了“纸鸢”一词。据明人陈沂《询刍录》说,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人作声如筝鸣”,从此才开始叫“风筝”。

放风筝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踏青时节,一线在手,视风筝乘风高举,随风上下,飘忽不定,实是一大快事。在放飞中,由于要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全身的肌肉关节都要参加活动。急缓相问,有张有弛,手、眼、身、法、步,紧密配合。古人在《续博物志》中说:“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泄内热。”《燕京岁时记》中还进一步阐明放风筝对眼睛有好处:“儿童放(风筝)之空中,最新清目。”这是由于在放飞时,眼睛要一直盯着高空的风筝,远眺作用可以调节眼肌功能,消除眼的疲劳,从而达到保护儿童视力的目的。

一只大风筝升入云霄后拉力相当大,需要拿出全身力量方能驾驭。由此可发展臂力,强健腰背肌群和足胫关节,对提高反应能力也大有益处。一位保健专家说,久居闹市的人们,置身于高耸的楼群中,往来于车水马龙喧嚣的大街,嘈杂的声响,飞漫的烟尘,会使人心情烦乱,记忆衰退。趁此莺飞草长的大好时节,如果能忙里偷闲,到空气新鲜,负离子含量高于城市数十倍的郊外放放风筝,沐浴在融融的春光里,呼吸着郊野的新鲜空气,精神抑郁一扫而光,真是心旷神怡,对身心健康和慢性疾病的康复,都是十分有益的。

(4)健脑操体操也是为广大民众所容易掌握的传统健身运动。做晨操可以使人的大脑神经很快地从抑制、半抑制状态转为兴奋。通过活动肢体,吐故纳新,为全天的工作准备良好的身心条件。春天里,不少人在早上起床后常有头昏脑胀的感觉,这主要是脑部供血不足所致。这里介绍一套健脑操,对解除头昏、防止“春困”很有效。最好每天做一遍,大概需要六分钟。具体做法是:

①上下耸肩运动两足分开而立,约与肩宽,两肩尽量上提,使脑袋贴在两肩头之间,稍停片刻,肩头突然下落。做8遍。

②背后举臂运动两臂交叉并伸直于后,随即用力上举,状似用肩胛骨上推头的根部,保持二三秒钟后,两臂猛地落下,像要撞到腰上(实际也可撞上)。做1遍。

③叉手前伸运动屈肘,五指交叉于胸前,两手迅猛前伸,同时迅速向前低头,使头夹在伸直的两小臂之间。做5遍至10遍。

④叉手转肩运动五指交叉于胸前,掌心朝下,尽量左右转肩。头必须跟着向后转,注意保持开始时的姿势,转动幅度要等于或大于九十度。左右交替,做5至10遍。

⑤前后曲肩运动先使两肩尽量向后弯曲,状如两肩胛骨要碰到一起似的。接着用力让两肩向前弯曲,如同两肩会在胸前闭合似的,并使两只手背靠在一起,做5至10遍。

⑥前后转肩运动曲肘,呈直角,旋转肩部,先由前向后,再从后向前,旋转遍数不拘。以上六节的目的在于充分使肩部活动开,从而改善脑部的供血。

(5)踏青踏青,又称春游,是传统的运动养生内容之一。人们经过寒冬收敛之季,此时应顺应自然之生机,走出户外去踏青,正如自居易的(《春游》诗中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春季柔风和畅,万物以荣,舂芽初萌,自然生发之气始生。选择媚人的春日,走出家门到公园、郊外游赏,是极富情趣和养生意义的雅事。

杜甫《丽人行》诗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说的是唐都长安城外,美女如云,结伴春游的情景。春日踏青,是我国传统的饶有风趣的节令活动。

踏青之举,可以追溯到周代的“祓禊”。“祓禊”是一种古老的除灾去病活动。冬去舂来,大地复苏,许多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也随着天气转暖开始活动。古人为了确保人畜平安,消灾祛病,每于大地回春的“上巳”之时,便聚在一起在河边沐浴、熏身。《周礼·舂官》说:“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释说:“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蕉草药沐浴。”

所谓“祓禊”,就是三月上巳之日,人们到水边祭祀;并使用各种具有挥发香气的中草药擦拭身体,不但除垢,更为了祛除疾病和不祥。大概是因为这一时节,万物复苏,意味着农事的开始。而且春风和煦,生机蓬勃,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能给人带来吉祥与健康。到了魏晋时,人们把踏青订在了“上巳节”即三月初三。每到这天,人们便兴致勃勃地到风景区寻芳踏青,在涓涓溪水旁席地而坐,吃着带来的春食春酒,乐趣盎然。

随着时代的演进,“祓禊”风俗已逐渐消逝,但在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到郊野寻芳探胜却一直沿袭下来,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体闲健身运动。

踏青会带给人们舒畅愉快的感觉,这是因为郊野的空气新鲜,饱含了人们称之为“空气维生素”的阴离子。阴离子也叫负离子或轻离子,它带有负电荷。随着人的呼吸,负离子进入肺内之后,作用于人的末梢感受器,能对大脑神经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负离子进入血液循环后,所带的电荷送到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中,能促进细胞代谢活动,从而使人感到精神为之一新,心胸舒畅,呼吸、脉搏、血压平稳、大脑清醒,工作学习效率倍增。经常处在这种环境下,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促进机体功能,对许多慢性疾病有良好的康复治疗作用。

踏青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游水使人开朗,泛舟水中,怡然自得;游山使人幽静,且攀山登岩,锻炼意志。在人们踏青之时,不仅观赏了大自然的奇妙风景,领略了美好的环境,同时也活动了身体筋骨关节,锻炼了旅行者的体魄,使人气血流通,利关节而养筋骨,畅神志而益五脏。

对于中老年体弱者,踏青应只求慢步消遣,不必求快求远;对体胖者,旅行是减轻过重的体重的好方法。

运动脚趾也象运动手指一样有助于大脑健康,脚掌甚至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趾活动的减少已成了腰痛等文明病的病因,因此要保持身体健康,就应多远足郊游,外出踏青。

(6)荡秋千秋千古称“秋迁”,意即用手揪着皮绳迁荡。至汉武帝时更名为秋千。((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坚秋千,令官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杜甫《长安清明》诗中说:“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交映画秋千。”都反映了唐代秋千之戏的情况。荡秋千是一种很好的技巧性活动,而且趣味性强,在汉族、朝鲜族及世界许多民族都是传统的文体项目。寒冬一过,人们换上春装,架起秋千,在空中荡来荡去,翩翩若飞,据说可以舒展心情、开阔视野、平衡身心、增大胆量、忘却烦恼。“无凤一上秋千架,小妹身材比燕轻”,荡秋千对于妇女尤其适合,传统医学认为女子多郁症,荡秋千是非药物解郁的好方法。

(7)“嘘”字功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春天进行健身运动宜练“嘘”字功。春季6节气,天地俱生,肝气旺盛,如练“嘘”字功,不仅可以明目养肝,还可治眼疾。

①修炼方法第一,起势。

面朝东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两手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全身放松,两眼睁开,平视前方。年老体弱或因病不能站立者,可改用坐位。

第二,呼吸。

采用腹式呼吸,呼气时收腹、提肛、缩睾,人体重心略向后移,脚跟着力,足趾轻微点地;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腹部隆起。呼吸要自然均匀,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第三,功法。

一是站定放松,呼吸调顺后,两手缓缓上提(手心向上),经腰上肩,过头顶后,两手重叠,右手掌覆在左手背上,掌心向里,轻压在枕后。头慢慢转向右侧、微向右上方仰起,上半身随之稍微向右侧转。转动过程中慢慢吸气,待转至右侧,头仰定,两目怒睁,用力呼气,同时发出“嘘”字音。二是“嘘”毕,头慢慢转向左侧,微向左上方仰起,上半身随之稍微向左侧转。转动过程中慢慢吸气,待转至左侧,头仰定,两目怒睁,用力呼气,同时发出“嘘”字音。然后再改为向右转动,如此反复三遍,共嘘6次。此后,两手向两侧移开,缓缓放下,自然下垂,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

三是“嘘”后调息,改用通常呼吸,但仍应坚持鼻纳口吐;平定情绪,息心静思;两目微闭,两唇轻合,舌抵上腭;上下齿轻轻相叩36次,多则弥佳。在叩击过程中,口中津生,用力猛咽,以意念送至腹部丹田。

嘘气后调息的目的,在于补益肝因“嘘”以后的耗损,补养体内正气,促进生发。明代高濂称这一方法是修养肝脏法,坚持练习,可以“补肝虚受损”。

②注意事项练“嘘”字功宜早晚各练一次,早上应早些,晚上宜晚些。整个春季6节气,应每天坚持练功。练功时衣裤要宽松,精神需乐观,全身要放松,动作要柔和缓慢。音调要柔细匀长,使气呼尽。要做到怒目扬眉,使肝气得以舒达,肝中邪气外泄。嘘后调息时,宜改为闭目凝神,即所谓“垂帘内照”,这是养肝的重要方法。

(8)内养功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法之一,强调呼吸停顿、气沉丹田等动地意念,具有“大脑静”而“脏腑动”的特点,尤其适应于春季6节气锻炼。

①修炼方法第一,练功前准备。

一是练功的环境应尽可能整洁安静,空气清新。

二是宽衣松带,解除束缚。无论卧式、立式、坐式时,都必须将纽扣、衣带、鞋带或紧身衣服等预先解开,全身放松,以舒适为度,使血液循环不受阻碍。

三是心神安定,精神愉悦。练功前20分钟左右,应稍作休息,使心神安定,精神舒畅。

第二,练功姿势。

内养功不论采用哪种姿势,只要自然、端正即可。坐式时宜用宽凳子或椅子,其高度以练功者的膝关节弯曲成90度为宜,头颈和上身端正,身体不偏不斜,头部略向前倾,不挺胸,臀部向后稍微凸出,背不弯曲。若是盘膝坐,两手相握或两手相叠向上,置于小腿前或放小腿上。姿势端正后,两眼微闭,注视鼻尖,口亦微闭,舌抵上腭。

第三,调匀呼吸。

调匀呼吸又称“调息”。本功采用停闭呼吸法,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呼吸法:吸一停一呼一吸……;第二种呼吸法:吸一呼一停一吸……;第三种呼吸法:吸一停一吸一呼……。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从开始到末了,呼吸都要平静均匀,缓缓进行,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呼吸深长、轻细、均匀是调息的前提。在整个呼吸中,只有细细的、轻轻的吸气和呼气,才能使呼吸深长而无声,否则必然短促、吃力、不能持久。呼吸均匀,尤为重要,只有把吸、停、呼三者调匀,才能使呼吸持续稳定。

二是建立鼻呼鼻吸、气沉丹田的条件反射。呼吸时,大脑要有意识地诱导,使气下沉丹田,逐渐建立条件反射。

第四,意守丹田。

意守丹田又称“调心”,即在意念活动中,想象以腹内脐下1.5寸处的气海穴为中心形成一个球形,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这样以一念代万念,则易于人静。意守应自然,不可无意去守,亦不可强守,应是似守非守。愈静则效果愈好,达到稳定安静的半睡眠状态,就能对高级神经中枢起到保护性抑制作用,结合内脏自然而平缓的活动,可使身体各部的机能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

练呼吸时要意守呼吸,体会呼吸的柔和自然,舒适平稳,达到“意念合一”。妇女练意守丹田有的会出现经期延长或经量过多,此时应改为意守膻中。

第五,收功。

练完功后不要急于起来,要用一手掌按在肚脐上,另一手掌心贴在这只手的手背上,两手同时以肚脐为中心揉转,先由内向外,由小到大缓缓划圈,左转30圈。稍作停顿后,再由外向内,由大到小划圈,右转30圈,到肚脐处停止,即是收功。然后,可以随意活动活动身体,但不要做剧烈运动。

②注意事项肺结核(空洞型)、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溃疡病而具大便潜血呈阳性者、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不齐、心房纤颤等患者皆禁练本功。

3.春季6节气健身的注意事项春季6节气气候变化多端,温差较大,而且多风,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运动要注意以下事项。

(1)因人而异,选择项目没有一种运动方式是人人皆宜的。

在开始任何一种运动之前,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否适应这种方式。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的比例日渐上升。这些病早期往往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危险性很大,尤其在做剧烈运动时容易造成意外。因此,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以便合理安排运动计划。

例如,如果发现自己有糖尿病,在锻炼时就要注意不能太累,别让肌肉感到酸胀;同时又有高血糖的,要少跳舞、少做打球等剧烈运动;有低血糖的则最好不要进行走路、慢跑等活动;有心血管病的,要尽量避免需憋气的动作;有颈椎病的,应减少头部的突然运动。

最佳运动效果是运动后微微出汗或气喘,但不影响自由交谈,且运动后的第二天早上起来没有疲劳感。运动最好分为三个阶段,即5~10分钟的准备活动,20~30分钟的基本活动,以及5~10分钟的结束活动。

要根据个人的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活动方式及运动项目,不宜违背意志和身体适应能力而勉强锻炼,—般春季锻炼宜选择轻舒缓柔的运动项目。

(2)肢体不宜过多裸露春季6节气雾多,风沙也大,因此,锻炼时肢体裸露部分不宜过多,以防受寒诱发关节疼痛,也不要在尘土飞扬的地方锻炼,并要学会鼻吸口呼,不会呛风。在锻炼中或锻炼后,不要在茸茸的草地上随处躺卧,这样易感风湿之邪而引起腰痛或关节炎。注意脱穿衣服,预防感冒。如果身上出了汗要随时擦拭干,不要穿着湿衣服让冷风吹,以免着凉生病。

(3)晨练不宜太早早春的清晨气温低,冷气袭人。此时运动,人们易受“风邪”的侵害。轻者患伤风感冒,重者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甚至冻歪嘴、患面神经麻痹和心绞痛等病。

据环境监测表明:一年中,夏秋时节空气最清洁,冬春时节头一两个月空气污染严重;而在一天中.早晨6点左右为空气污染高峰期。此时,人们运动越剧烈,吸入的空气越多,受污染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春季6节气展练不宜太早。一般来说,在太阳将出来时锻炼较为适宜。

为什么提出晨练要在日出后?原因之一是日出后晨练空气好。阳光照射后,绿色植物才开始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另一个原因是如今空气污染严重。环保专家指出,一年中,夏秋两季空气较清洁,冬春污染严重。一天当中,早晨6时左右空气污染最严重,如果遇上晨雾就不宜进行晨练。一些有害的雾粒,对人极为不利,易诱发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另一个原因是,日出前气温偏低,若受冷风“邪气”袭击,轻者伤风感冒;中者可引发关节炎、胃痛;重者能使人口歪、面部神经麻痹;更严重者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中风,这不仅不能起到健身的目的,反而给生活造成不便和痛苦。当前还有许多人不知其科学道理,盲目早起晨练,易步人锻炼的误区。

(4)暮练、晚练胜过晨练因为春季6节气晨练有许多弊端,所以宜选择暮练和晚练。近来有资料验证了暮练、晚练胜过晨练的科学依据。上午人体多数节律都处

支气管炎有什么较好的治疗方法高分奖励

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和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老年人多见,50岁以上者高达15%左右。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清楚,据国内外调查与研究认为,是多种因素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病毒和细菌所引起的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和加剧病变发展的重要因素,粉尘、大气污染、刺激性烟雾、长期吸烟的慢性刺激是主要病因之一,气候寒冷,过敏因素也是发病的诱因。机体抵抗力减弱,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因。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喘息或气短,尤以清晨或夜间为重,痰量增多。当并发肺气肿时,除有咳、痰、喘等症状外,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起初仅在劳动时气促,随着病情发展,以后静息时也感气短。

为了延长缓解期,减少复发,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病人及家庭成员应该重视预防和护理工作。

1、积极控制感染:在急性期,遵照医嘱,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复方磺胺甲醛异恶挫、强力毒素、红霉素、青霉素等。治疗无效时,也可以选用病人未用过或少用的药物,如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先锋霉素等。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药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2、促使排痰:急性期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药物。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的病人或痰量较多的病人,应以祛痰为主,不宜选用强烈镇咳药,以免抑制中枢神经加重呼吸道炎症,导致病情恶化。帮助危重病人定时变换体位,轻轻按摩病人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

3、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一定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戒除吸烟的习惯,注意保暖。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冬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睡前按摩脚心、手心,都有一定帮助。

5、在气候变化和寒冷季节,注意及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流感。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掌握发病规律,以便事先采取措施。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嘴唇,指甲发紫,下肢浮肿,神志恍惚,嗜睡,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喘息为主证。常在寒冷季节及气候剧变时反复发作。本病如迁延不愈,可并发肺气肿,甚至肺原性心脏病。

养生指南:

一.预防感冒:避免感冒,能有效地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急性发作。

二.饮食调摄: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荤腥。应戒烟多茶,因为吸烟会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反射性支气管痉挛,排痰困难,有利于病毒、细菌的生长繁殖,使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恶化。茶叶中含有茶碱,能兴奋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扩张而减轻咳喘症状。

三.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活量,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预防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的发生。具体方法:吸气时尽量使腹部隆起,呼气时尽力呼出使腹部凹下。每天锻炼2~3次,每次10~20分钟。

四.避毒消敏:有害气体和毒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粉尘等会使病情加重,家庭中的煤炉散发的煤气能诱发咳喘,厨房居室应注意通风或装置脱排油烟机,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寄生虫、花粉、真菌等能引起支气管的特异性过敏反应,应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污物,消灭过敏源。

五.冬病夏治:在夏季大暑天用消喘膏外贴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具体做法:将消喘膏外敷于大椎穴、天突穴、肺俞穴、膻中穴。每次敷贴2天,间隔3~5天换药一次,敷贴3次为一个疗程,每年一个疗程,连续3年夏季敷贴。

六.适当休息:发热、咳喘时必须卧床休息,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使病情加重;发热渐退、咳喘减轻时可下床轻微活动。平时应参加适当活动或劳动。

七.坚持锻炼: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医疗保健操、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坚持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活动量以无明显气急、心跳加速及过分疲劳为度。

慢性支气管炎常年反复发作,导致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支气管粘膜上皮磷化、稀疏、脱落,支气管壁破坏、塌陷、扭曲变形或扩张,形成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同时患者呼吸功能也会减退,表现为气道狭窄、阻力增高、残气量增加等。

慢性支气管炎如果防治不好的话,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肺气肿乃至肺原性心脏病。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使气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吸气时气体容易进入肺泡,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内压增加使气管闭塞,肺泡充气过度。同时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使之塌陷,也影响呼气时气体排出。肺部慢性炎症使一些炎症细胞释放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肺泡壁,形成肺气肿、肺大疱。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血液供应减少,肺组织营养差,肺泡壁弹性减退,促使肺气肿发生。一般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肺气肿需要6年以上。

慢性支气管炎也可发展为肺心病,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至发展为肺心病是一个慢性过程,一般需要6-10年。一般肺气肿形成之后,肺泡内压力增加,造成毛细血管腔受压,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同时因为呼吸功能不全及缺氧,可引起肺小血管反射性痉挛,进一步使肺动脉压增高,肺动脉压力增加加重了右心室的负担,右心室为了要克服增高的阻力,就会逐渐肥厚,最终发生右心室扩张,终至右心衰竭,这就是肺心病了。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是反复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1、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特点。轻症病人仅有轻微咳嗽及少量粘液。当秋冬气候骤变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发作时,咳嗽频繁且加重,以清晨及夜间明显。2、咳痰:痰量多少不一,一般为白色粘液痰及白色泡沫样痰;伴有急性感染时痰液变得粘稠或呈脓性,痰量增加,咳嗽较剧烈时,痰中偶带血丝。3、气喘:病人如果痰多,支气管发生痉挛,气管壁水肿狭窄,病人就会出现气喘。

在体格检查方面,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可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肺部常有散在的干、湿罗音。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发作期,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和呼气延长,如伴有感染时,罗音增多。

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增多,以双中、下野为著。继发感染时,肺纹理紊乱、粗糙或有小斑片状阴影,且多位于纹理远端,形态不规则,直径约2-3毫米,以两肺中、下肺野内侧多见。这是由于细支气管发炎,管腔内分泌物阻塞所致。血常规一般无异常变化,只有在急性发作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以偏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痰涂片和培养检查,可找到肺炎球菌等致病菌。慢性支气管炎是常有复发而难以彻底根治的疾病之一。在治疗上应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在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有喘息时,给予解痉平喘的治疗。临床缓解期应加强锻炼,增加体质,提高抵抗力。

急性发作期: ⑴控制感染:特别是发热、咳脓痰及喘息加重时,均应及时采用抗生素治疗。轻者可口服,较重病人用肌注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G,红霉素及头孢菌素类等。 ⑵祛痰镇咳:应用祛痰镇咳药物主要是改善症状。迁延期病人尤应坚持用药,以求消除症状,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或痰量多者,应以祛痰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而应避免应用强的镇咳药物,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加重呼吸道阻塞,使病情恶化,常用药如棕胺合剂、祛痰灵、必嗽平等。 ⑶解痉平喘:常选用氨茶碱、舒喘灵等,有静脉用药,口服用药及气雾剂喷用等多种途径,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痉挛,使痰液易排出。 ⑷气雾疗法:对于痰较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用气雾湿化吸入,以稀释气管内分泌物,有利排痰。

缓解期治疗: ⑴吸烟的患者首先要戒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高许多倍,戒烟后病人的肺功能有较大改善,同时也要避免被动吸烟。 ⑵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运动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每天早晨可散步、打拳、慢跑等,这样能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血液循环,冬季锻炼能提高呼吸道粘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 ⑶合理调节室温,预防感冒,冬季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与室外温差大,易患感冒。夏天,不宜贪凉,使用空调温度要适中,否则外出易患"热伤风"诱发支气管炎发作,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群中去,大量出汗不要突然脱衣,以防受凉,注意随季节改变增减衣服,老年人可注射流感疫苗,减少流感感染机会。 ⑷平时多食含维生素A类的食物,如胡萝卜素等,维生素A能使气管粘膜上皮抵抗力增强,对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与毒物刺激有一定作用。 ⑸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中药扶正固本,如中药黄花等疗效都较好。西医方面,可以口服必思添,核酪等药物,或肌注胸腺素等提高免疫力。

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医称“咳嗽”,“痰饮”。

【症状】 长期反复咳嗽、咳痰、气喘、感染,每年发作至少三月,并持续2年或2年以上,且能排除心肺疾病之后,即可诊断为慢支。仅有咳嗽、 咳痰者为单纯型慢支,伴喘息者为喘息型。单纯型慢支多无体征,有感染时肺部听诊可听到湿性或干性罗音。喘息型慢支可听到哮鸣音。 X线胸片显示纹

理增多,变粗乱。合并症有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

【预防】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力,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发生,戒烟,防尘,访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

【治疗】(1)慢支发作期以抗感染为重点,兼顾祛痰,止咳、平喘。常用抗菌药有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庆大霉素等, (2)法痰止咳平喘药有必嗽平,氨茶碱,舒喘灵0.1~0.2毫克,喷雾l~2次,每4小时一次喷雾吸入。(3)病情顽固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用川贝批把膏,川贝止咳露,痰咳净等。

什么是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物理、化学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咳嗽、咳痰和气急等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疾病进展又可并发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肥大,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将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1)外因

①吸烟:国内外研究均证明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吸烟时间愈长,烟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烟后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缓解,甚至痊愈。

②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见。在病毒或病毒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损伤气道粘膜的基础上可继发细菌感染。从痰培养结果发现,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四种为最多见。感染虽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说明为其首发病因。只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继发感染和加剧病变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的慢性刺激,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之一。接触工业刺激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人,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远较不接触者为高,故大气污染也是本病重要诱发病因。

④气候:寒冷常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及急性加重常见于冬天寒冷季节,尤其是在气候突然变化时。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除减弱上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外,还能通过反射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困难等,有利于继发感染。

⑤过敏因素:据调查,喘息性支气管炎往往有过敏史。在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细胞数量与组胺含量都有增高倾向,说明部分患者与过敏因素有关。尘埃、尘螨、细菌、真菌、寄生虫、花粉以及化学气体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因素而致病。

(2)内因

①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正常人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对吸入空气具有过滤、加温和湿润的作用;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粘液纤毛运动,以及咳嗽反射等,能净化或排除异物和过多的分泌物;细支气管和肺泡中还分泌免疫球蛋白(IgA),有抗病毒和细菌作用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下呼吸道始终保持无菌状态。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减弱,可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提供内在的条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减退,免疫球蛋白的减少,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衰退等,致患病率较高。

②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当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反应增高时,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痉挛,分泌物增多,而产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综合上述因素,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气道在不同程度敏感性(易感性)的基础上,有一种或多种外因的存在,长期反复作用,可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如长期吸烟损害呼吸道粘膜,加上微生物的反复感染,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甚至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慢性肺心病。

吸烟为什么和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关系密切?

纸烟所含的焦油和菸碱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支气管收缩痉挛;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受抑制;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粘膜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减弱,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肺泡中的吞噬细胞功能减弱,均易引起感染。吸烟者易引起鳞状上皮细胞化生,粘膜腺体增生、肥大和支气管痉挛, 易于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学改变有哪些?

早期,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发生粘连、倒伏、脱失,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增生、鳞状上皮化生;病程较久而病情又较重者,炎症扩散至支气管壁周围组织。粘膜下层平滑肌束断裂、萎缩;病变发展至晚期,粘膜萎缩,气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造成管腔的僵硬或塌陷。病变蔓延至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形成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或纤维组织的增生,进而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和间质纤维化。电镜观察可见:Ⅰ型肺泡上皮细胞肿胀变厚,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和管腔纤维化、闭塞;肺泡壁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这些变化在并发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者尤为显著。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进行哪些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病变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2)呼吸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在75%和50% 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它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更为敏感;闭合容积可增加。发展到气道狭窄或阻塞时,就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表现,如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70%),最大通气量减少(<预计值的80%);流速——容量曲线减低更为明显。

(3)血液检查:慢支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者嗜酸粒细胞增多。缓解期多无变化。

(4)痰液检查:涂片或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等。涂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喘息型者常见较多的嗜酸粒细胞。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者。

(2)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测定等)者亦可诊断。

(3)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者。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症状

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开始症状轻微,如吸烟、接触有害气体、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或变冷感冒后,则引起急性发作或加重。或由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演变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到夏天气候转暖时多可自然缓解。

①咳嗽: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或分泌物积聚于支气管腔内均可引起咳嗽。咳嗽的严重程度视病情而定,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白天较轻,晚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

②咳痰:由于夜间睡眠后管腔内蓄积痰液,加以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因此,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引起刺激性排痰,常以清晨排痰较多,痰液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性, 偶可带血。若有严重而反复咯血,提示有严重的肺部疾病,如肿瘤。急性发作伴有急性感染时 ,则变为粘液脓性,咳嗽和痰量亦随之增加。

③喘息或气急: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有支气管痉挛,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口罗音。早期无气急现象。反复发作数年,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可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气急,先有劳动或活动后气喘,严重时动则喘甚,生活难以自理。

总之,咳、痰、喘为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并按其类型、病期及有无并发症,临床可有不同表现。

(2)体征

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鸣音,多在肺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哮鸣音的多寡或部位不一定。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而且不易完全消失。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几型?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可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者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慢性支气管炎可分几期?

按病情进展可分三期。

(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2个月以上者。

慢性支气管炎应与哪些疾病做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 ,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 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典型病例不难区别 ,但哮喘并发慢支和(或)肺气肿则难予区别。

(2)支气管扩张: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湿口罗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状指(趾)。X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支气管造影或CT检查可以鉴别。

(3)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或局部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 。经X线检查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肺癌:患者年龄常在40岁以上,特别是有多年吸烟史,发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复发生或持续的血痰,或者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X线检查可发现有块状阴影或结节状阴影,或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散,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查痰脱落细胞及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5)矽肺及其他尘肺:有粉尘和职业病接触史。X线检查有矽结节、肺门阴影扩大、肺纹理增多。

慢性支气管炎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1)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肺泡壁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加上管腔狭窄和痰液阻塞,呼气不畅,故可发生阻塞性肺气肿。

(2)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症蔓延至支气管周围肺组织中,患者有寒战、发热,咳嗽增剧, 痰量增多,且呈脓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X线检查,两下肺野有斑点状或小片状阴影。

(3)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形成溃疡,管壁纤维组织增生,管腔或多或少变形,扩张或狭窄。扩张部分多呈柱状变化。百日咳、麻疹或肺炎后所形成的支气管扩张常呈柱状或囊状,且较慢性支气管炎所致扩张为严重。

慢性支气管炎的西医治疗原则是什么?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期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在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应予解痉平喘的治疗。对临床缓解期宜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复发为主。应宣传、教育病人自觉戒烟,避免和减少各种诱发因素。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怎样治疗?

(1)控制感染:视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轻者可口服 ,较重病人用肌注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G,红霉素,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能单独用窄谱抗生素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二重感染或产生耐药菌株。

(2)祛痰、镇咳: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祛痰药及镇咳药物,以改善症状。迁延期病人尤应坚持用药,以求消除症状。常用药物有氯化铵合剂、溴已新、维静宁等。中成药止咳也有一定效果,对老年体弱无力咳痰者或痰量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协助排痰,畅通呼吸道。应避免应用强的镇咳剂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产生并发症, 导致病情恶化。

(3)解痉、平喘:常选用氨茶碱、特布他林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等吸入剂。若气道舒张剂使用后气道仍有持续阻塞,可使用皮质激素,泼尼松20~40mg/日。

(4)气雾疗法:气雾湿化吸入或加复方安息香酊,可稀释气管内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目前超声雾化吸入有一定帮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释剂。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如何治疗?

(1)坚持锻炼身体:在慢性发病期所采用的一些锻炼不但要坚持,而且因病人的体力有所恢复, 锻炼的强度可以适当地增加。

(2)重视感冒的防治:感冒可使缓解期的病人旧病复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至少1年),定期进行感冒的预防治疗是很重要的,可用感冒疫苗,或服用预防感冒的中草药。

(3)继续药物治疗:一部分慢性发作期的病人,经过一个较短时期的药物治疗,可转入缓解期。这时,咳、痰、喘、炎等四种症状基本消失,但这不等于气管内的病理改变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还应连续服药一个时期。

(4)扶正培本:气管炎在发作期,治疗是以攻邪为主,在缓解期则以扶正为主来培养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病情复发。平时自汗多,畏寒怕冷者可用玉屏风散:黄芪10g,防风10g,白术10g。平时呼吸气短,活动后加重,腰酸、腿软,可用河车大造丸(紫河车、麦冬、杜仲、龟板、熟地) 或紫河车粉。

慢性支气管炎的预后怎样?

慢性支气管炎如无并发症,预后良好。如病因持续存在,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易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

(1)戒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但要首先戒烟,而且还要避免被动吸烟,因为烟中的化学物质如焦油、尼古丁、氰氢酸等,可作用于植物神经,引起支气管的痉挛,从而增加呼吸道阻力;另外 ,还可损伤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其纤毛,使支气管粘膜分泌物增多,降低肺的净化功能,易引起病原菌在肺及支气管内的繁殖,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2)注意保暖

在气候变冷的季节,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因为寒冷一方面可降低支气管的防御功能,另一方面可反射地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受阻,可发生继发性感染。

(3)加强锻炼: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缓解期要作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心、肺的贮备能力。

(4)预防感冒:注意个人保护,预防感冒发生,有条件者可做耐寒锻炼以预防感冒。

(5)做好环境保护: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以免诱发慢性支气管炎。

如何运用呼吸操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患者,尤其是老年慢支患者,在发作间期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面介绍一套简单的呼吸操,供参考。

第一节:呼吸运动

预备姿势:立正。

(1)深吸气,同时两臂慢慢伸开,抬起,与躯干成钝角。

(2)呼气,两臂放下。

注意事项:深呼吸速度要慢。

第二节:扩胸运动

预备姿势:立正

(1)两臂抬起,肘部半屈,双手握拳,手心向下。

挺胸,同时两臂用力向后拉,恢复原来姿势。

(2)再做一次。

(3)两臂伸举,同时挺胸。

(4)两臂放下。

注意事项:胸部要用力挺起。

第三节:体侧运动

预备姿势:立正。

(1)左脚向左跨一步当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插腰,左臂经侧向上举带动上体向右侧屈。

(2)向右做侧屈一次。

(3)向右再做侧屈一次。

(4)左脚蹬回,同时左臂经侧放下,右臂自然放下,还原成立正姿势。

(5)~(8)同(1)~(4),但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三次侧屈动作的幅度要逐渐加大。

第四节:腹式呼吸

预备姿势:立正。

(1)双脚分开,双手放在腹部,全身放松。

(2)吸气时腹部用力鼓起。

(3)呼气时用力收缩腹部。

注意事项:可以平卧做。速度要慢,要有节律。

第五节:踏步运动

预备姿势:立正。

原地踏步动作。手和腿的动作尽可能幅度大一些。

什么是慢性支气管炎,哪些原因可引起?

慢性支气管炎,指反复多次的呼吸道感染,病程超过2年,每年发作时间超过2个月

关于支气管扩张的运动养生和什么运动对支气管扩张有好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