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运动养生五禽戏
华佗所说的五禽戏是哪五种动物????
华佗所说的五禽戏是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
华佗在《庄子》“二禽戏”(“熊经鸟伸”)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其名称及功效据《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拓展资料: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华佗(约145-208),出生在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其一生著述颇丰,但均亡佚。今传《中藏经》、《华佗神医秘传》等皆托名之作。华佗弟子中著名者有吴普、樊阿、李当之等人。其中,吴普著有《吴普本草》,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而樊阿则擅长针灸及养生,据传他活到100多岁。
南北朝时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食,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陶弘景在该书中,不但对五禽戏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了描绘,而且提出了五禽戏的锻炼原则——“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
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后,委托上海体育学院迅速展开了对五禽戏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并编写出版了《健身气功·五禽戏》,2003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健身气功·五禽戏”其动作编排按照《三国志》的虎、鹿、熊、猿、鸟的顺序,动作数量按照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描述,每戏两动,共十个动作,分别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力求蕴涵“五禽”的神韵 。
2006年,华佗五禽戏被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五禽戏是什么呀?该怎样练呢?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华佗(约145-208),出生在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五禽戏发展至今,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有不同。在华佗故里,安徽亳州现在主要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以动功为主的功法,它是以引动形体来作为引动气机的方法。所以动作规范非常重要,它的每一个动作的安排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作用的,只有把动作做到位才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
扩展资料:
五禽戏是属于仿生的一种气功,因为它的动作是建立在中医的理论上的功法,它直接练人的五脏。而中医认为人是以五脏为核心的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五体---五官---五音----五志----五方等息息相关,密切相连。正确运用意识是练好五禽戏的关键。
如:练虎戏,在出洞觅食时就要有小心谨慎的心情(唯恐被捕的对象发现而逃走),肾志主恐,恐的情绪可以使气内收,在捕食时又要威武勇猛,有志在必得的信心。这就是骨气志气。练其他的动作也要这样用意念。所以要想练好五禽戏就要正确的运用意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五禽戏
五禽戏是什么
五禽戏,是通过模仿虎,熊,鹿,猿,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中国古代医家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的,故又称华佗五禽戏。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创立的,模仿熊、虎、猿、鸟、鹿的动作,来锻炼自己的身体,通过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能够让我们的身体的各个部位很好的锻炼到位
经常练习五禽戏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每种练习,所起的功效有所侧重。
1、虎戏,经常练习能使人强筋健骨,精力旺盛;可以增强人体肝胆的疏泄功能,对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2、鹿戏,经常练习能增强体力,益肾固腰;适合中老年人长期练习,对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疾病效果较好。
3、猿戏,经常练习能使头脑灵活,增强记忆力,可以悦心情、畅心志,改善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盗汗、四肢发冷等症状。
4、熊戏,经常练习能增进消化,促进睡眠,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使不思饮食、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得以改善。
5、鸟戏,经常练习能调和呼吸,疏通经络,增强肺的呼吸功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胸闷气短等症状。
一般来说,练习五禽戏时最好在空气新鲜,草木繁茂的场所。每天四五次,每次10分钟即可达到锻炼的效果。
五禽戏的好处是很多的,我们在平时要想把五禽戏的好处发挥到最大,就要能够坚持的去锻炼,经常练五禽戏会让我们变的很不一样,身体更健康,五禽戏也正好说明了生命在于很好的运动,大家在平时也应该多一些运动,避免一些疾病的出现。
五禽戏能治病养生,强壮身体。练习时,可以单练一禽之戏,也可选练一两个动作。单练一两个动作时,应增加锻炼的次数。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的功法,锻炼时要注意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做到外形和神气都要像五禽,达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备的效果。
总结:五禽戏锻炼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常练五禽之戏,可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什么叫五禽戏健身术?
“五禽戏”是2000多年前的神医华佗所编创的一套养生健身方法。华佗观察了很多动物之后,以模仿虎、鹿、猿、熊、鹤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来达到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的目的。今天盛行的太极等传统健身方式,最初就源于华佗创编的“五禽戏”。“五禽戏”最初的动作主要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熊的伏倒站起、鹿的伸转头颈、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通过模仿这五种动物的动作,不仅能锻炼四肢的筋骨,而且还能使五脏六腑得到全方位的运动。据中医理论的“五行学说”,模仿虎、鹿、猿、熊、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与人的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五禽戏健身术
虎戏
虎属水,它走阴主肾,模仿虎的瞪眼、扑动前肢等动作能加强肾脏的锻炼。虎戏扩张肺气,能强筋壮骨,精力旺盛。虎戏的手形是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模拟老虎的利爪。练习虎戏时要表现出虎的威猛气势,虎视眈眈。虎戏由虎举和虎扑两个动作组成。
(1)虎举动作:掌心朝下,十指张开,弯曲,由小指起依次曲指握拳,上举撑掌。
(2)虎举功效: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关节的血液循环。
(3)虎扑动作:两手经体侧上提,前伸,上体前俯变虎扑凶猛之势,虎扑要注意手形的变化,手指弯曲内扣,模拟老虎的利爪。
(4)虎扑功效: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防治腰肌劳损。
鹿戏
鹿属木,主肝,模仿鹿用眼时总是斜视的动作,能疏通肝气,调理肺气。鹿戏增强胃气,能固脑益肾,增强体质。
鹿戏的手形是鹿角,中指、无名指弯曲,其余三指伸直张开。练习鹿戏时要模仿鹿轻盈安闲、自由奔放的神态。鹿戏由鹿抵和鹿奔两个动作组成。
(1)鹿抵动作:练习时以腰部转动来带动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先练习上肢动作:握空拳,两臂向右侧摆起,与肩等高时拳变鹿角,随身体左转,两手从左后方伸出,再练习下肢动作,两腿微曲,重心右移,左脚提起向右前方着地,屈膝,右腿蹬直,眼睛注视右脚后跟。收回。
(2)鹿抵功效:强腰补肾强筋健骨。
(3)鹿奔动作:左脚向前迈步,两臂前伸,内旋前伸手背相对,含胸低头,使肩背部形成横弓,手形成鹿角状。
(4)鹿奔功效: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
熊戏
熊属土,主脾胃。熊戏舒郁肝气,促进消化有利睡眠。熊戏的手形是熊掌,手指弯曲,大拇指压在食指、中指的指节上,虎口撑圆。熊的举止表面上看笨拙缓慢,其实内在充满了稳健厚实的劲力,熊戏由熊运和熊晃两个动作组成。
(1)熊运动作:两手呈熊掌状置于腹下,上体前俯,随身体顺时针画弧,向右,向上,向左,向下,再逆时针画弧,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开始练习时要体会腰腹部的压紧和放松。
(2)熊运功效: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3)熊晃动作:提髋,屈腿,落步,后坐,前靠,换做右势,提髋,屈腿,落步,后坐,前靠。
(4)熊晃功效:防治下肢无力。
猿戏
猿属火,主心脏。猿戏养心补脑,能使头脑灵活,强化记忆。猿戏有两个手形:猿钩,五指撮拢,屈腕。握固,大拇指压在名指指根内侧,其余四指握拢。猿猴生性活泼,机灵敏捷,猿戏要仿猿猴东张西望,攀树摘果的动作。猿戏由猿提和猿摘两个动作成。
(1)猿提动作:两手置于体前,十指撑开快速捏拢成猿钩,肩上耸,缩脖,手上提,收腹提肛,脚跟提起,头向之转,头转回,肩放松,脚跟着地,两手变掌下按至腹前再做右势。
(2)猿提功效:按摩心脏,改善脑部供血。
(3)猿摘动作:退步画弧,丁步下按,上步摘果,猿摘模拟猿猴攀树摘果,手形和眼神的变化较多,眼先随右手,当手摆到头右侧时,转头看右前上方,臆想发现树上有颗桃,然后下蹲,向前跃步,攀树摘果,变钩速度要快,握团收回变掌捧桃左手下托,下肢动作是,左脚左后方退步,右脚收回变丁步,右脚前跨重心上移再收回变丁步。
(4)猿摘功效:对神经紧张、精神抑郁等症有防治作用。
鹤戏
鹤属金主肺。鹤戏调和呼吸,疏通经络,增强心脑及全身功能。鹤戏的手形是鹤翅,中指和无名指向下,其余三指上翘。练习鹤戏时,意想自己是湖中仙鹤,昂首挺立,伸筋拔骨,展翅翱翔。鹤戏由鹤伸和鹤飞两个动作组成。
(1)鹤伸动作:两手上举时耸肩缩颈,尾闾上翘,手部水平,下按时,身体放松,重心右移后,再后伸右腿,展开上体,两手腹前相叠,上举至头前上,手掌水平,身体稍前倾,两手下按至腹前,再向后呈人字形分开后伸,两膝伸直保持身体稳定。
(2)鹤伸功效:增强肺活量。
(3)鹤飞动作:两手在腹前相合侧平举,提腿独立,一腿下落,换做右势,平举时手腕比肩略高,下落时掌心相对,上举时手背相对。
(4)鹤飞功效: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平衡能力。
话说华佗养生秘诀五禽戏是怎样的?
中医名人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一位著名医学家,于208年被曹操所杀害。当时,战火连年,瘟疫流行,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华佗见状,决然拒官辞职,选择以医济世的道路。他刻苦钻研,学识渊博,精通内、外、妇科与儿科等多种医术,尤其擅长于麻醉,在医疗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史传他年逾百岁犹有壮容,身体非常健康。
据说他为曹操所杀时还是耳聪目明满头黑发呢!他的弟子吴普、樊阿等都活到100岁。那么华佗的养生秘诀是什么呢?
华佗十分重视体育运动与劳动锻炼。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削。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意即人们需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或劳动),但应避免过于劳累。经常活动,便可加快食物消化,使血流循环畅通无阻,从而生不了病。这就像门枢轴,时常使用转动,就不会僵涩失灵。
关于“五禽戏”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华佗年轻时去公宜山采药,爬到半山腰时发现了一个洞穴,他很好奇,正想进去,忽然听到里面有人在谈论医道,他就站在洞外听。他听得入了神,听着听着,听见那两个人谈起了华佗,这可把他吓坏了,他正要转身跑去,忽然听见一个人叫道:“华生既已来了,何不入内一叙!”华佗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去,原来是两位白发长须的仙人。他们向华佗传授了许多奇妙的医术,还传给他一套健身功法:模仿虎、鹿、熊、猿、鹤的姿态去运动,这就是著名的“五禽戏”。华佗下山之后,依教奉行,不但救治了众多的病人,也增进了自己的健康。
从中医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藏。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地起到了锻炼脏腑的作用,所谓“超乎象外,得其寰中”是也。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模仿它们的各种姿态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正如华伦所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不老。”这里明确地指出了五禽戏的作用原理:通过肢体的运动以流通气血,祛病长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它能锻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抑制功能和调节功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同时它还能增强肠胃的活动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为机体活动提供养料。在华佗那个年代,他虽然不明白这些道理,但却能凭着长期的经验,总结出这么一套科学的健身方法,实在是很了不起的。
就五禽戏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套简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后代的太极、形意、八卦等健身术都与此有若干渊源。无疑,它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
由于华佗坚持练习“五禽戏”,脸似古铜,黑发满头,牙齿坚固,步履稳健,身体十分健康。在他所近百岁时,仍面若童颜,精神矍铄,动作灵巧,步履矫健。他的弟子吴普、樊阿等人依法锻炼,也活到了90多岁,仍耳聪目明。因此,华佗的长寿,完全得力于“五禽戏”的锻炼。
中医传统运动养生五禽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医养生操五禽戏、中医传统运动养生五禽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上一篇: 体育养生与运动养生概念的辨析
- 下一篇: 养生保健男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