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糕粑的家常做法

黄糕粑的家常做法如下:
原料:大米、黄豆、水、红糖。
具体步骤:
1. 大米和黄豆浸泡4小时左右,比例约为5:1,也可以根据喜好调整。
2. 大米和黄豆磨成粉,磨成浆。
3. 准备一个盆,里面刷一层食用油,方便后面脱膜。然后舀一勺浆倒在盆里,快速整成面团。
4. 用保鲜膜包好,醒发半小时。
5. 将醒发好的面团做成小团子,其余的要放入冰箱冷冻保存。小团子全部做好后,用手掌轻轻压扁。
6. 锅内倒入清水,烧开后上锅蒸15分钟左右。
7. 蒸好后,撒上红糖,焖1-2分钟就可以吃了。
黄糕粑是一种传统的糍粑,主要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浸泡、磨浆、蒸炊等步骤,口感软糯,具有浓郁的米香味。以上做法仅供参考,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整。
黄糕粑的家常做法如下:
食材:
籼米:1000克
食用碱:10克
清水:适量
红糖适量
菜油适量
面粉适量
步骤:
1. 将米淘洗干净,倒入清水浸泡2小时,沥干水分,放入石臼中用碓窝捣烂成细粉状,加入适量的清水拌匀。
2. 取一方形的框子,铺上笼布,倒入米粉,用粑粑盖上,让其发酵24小时。注意米粉的湿度不宜太大,否则蒸熟后会过烂。
3. 发酵好后,倒入黄泥水揉成面团,醒一会儿后,把面团分成拳头大小的小剂子,再用粽叶包好备用。
4. 蒸锅倒入清水,放入包好的黄糕粑,大火蒸20分钟。
5. 红糖和菜油混合成红糖菜油泥备用。注意不要加太多油,否则会太油腻。
6. 蒸熟后取出来,把红糖菜油泥均匀地浇在黄糕粑上面,用锅铲一块一块地掰开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
1. 米和水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以蒸熟后不沾手为准。
2. 包黄糕粑时不要包得太紧,以免蒸熟后破裂。
3. 在揉黄糕粑面团时,可根据口味需要调整黄泥水的用量,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直接用食用色素代替黄泥水,做成黄色或其它颜色。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黄糕粑的家常做法相关介绍如下:
材料准备。需要糍粑、红糖、白酒、蜂蜜、食用油、黄豆。糍粑需要提前一天浸泡,然后切块备用。准备一个平底锅,锅中抹一层油,放入糍粑,小火慢煎。
黄糖糍粑的做法。糍粑放入锅中,加入没过糍粑的清水,加入一大勺红糖,中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炖。炖到糍粑软烂,汤汁还有少许时,用铲子不断翻煮,以防粘锅。煮到汤汁收干,撒上一些熟的白芝麻,就可以出锅了。
红糖黄豆蘸糍粑的做法。糍粑切块,锅中倒油烧至沸腾,放入糍粑煎至两面金黄,捞出备用。锅中留少量油,放入红糖和少量水熬制,红糖煮融化倒入碗中,撒上一些黄豆和芝麻。
以上就是黄糕粑的家常做法的相关信息,希望对解决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 上一篇: 黄豆做法大全家常
- 下一篇: 很抱歉没有了